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宋代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复制

完善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音频朗读

赏析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的赏析一
这首词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表达了岳飞对失去的国土和人民的深切哀悼。词中“铁骑满郊畿,风尘恶”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而“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则直接表达了对士兵和百姓的同情与哀悼。岳飞的爱国情怀和对战争的反思,使这首词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复制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的赏析二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以黄鹤楼为背景,抒发了岳飞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复兴的渴望。词中的“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表达了岳飞渴望亲自领军收复失地的决心和勇气。这首词不仅展现了岳飞的军事才能,更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民族英雄责任感和使命感。

复制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的赏析三
从艺术角度来看,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如“花遮柳护”与“铁骑满郊畿”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战争前后的景象变化。同时,词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如“江山如故,千村寥落”简洁地概括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岳飞的这首词,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表现,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之作。

复制

译文

我远望着中原大地,只见荒凉的烟雾之外,许多城郭已经荒废。回想起当年,那里曾是花团锦簇、柳树环绕,宫殿楼阁金碧辉煌。皇宫前珠翠环绕,蓬壶殿里笙歌不断。可如今,铁骑遍布京城的郊区,战乱带来的风尘令人厌恶。 士兵们在哪里?他们的武器沾满了血迹。百姓们在哪里?他们死于战乱,尸体填满了沟壑。叹息着江山依旧,但千村已经寥落无人。何时我能够请求出征,率领精兵直渡黄河和洛水。到那时,我将凯旋归来,再次游览汉阳,骑着黄鹤。

复制

完善

注释

遥望:远望。 中原:指中国的中部地区,这里指北宋的领土。 荒烟:荒凉的烟雾,形容战争后的荒废景象。 城郭:城市和城墙。 花遮柳护:形容昔日的繁华景象。 凤楼龙阁:形容华丽的宫殿。 万岁山:指皇宫。 珠翠:珍珠和翡翠,形容皇宫的富丽堂皇。 蓬壶:古代传说中的仙境。 笙歌:吹笙唱歌,形容欢乐的场面。 铁骑:指骑兵。 郊畿:指京城的郊区。 风尘:指战乱。 兵安在:士兵在哪里? 膏锋锷:指武器被血肉所污。 民安在:百姓在哪里? 填沟壑:形容百姓死于战乱,尸体填满沟壑。 江山如故:江山依旧,但人事已非。 千村寥落:形容村庄荒废,人烟稀少。 请缨:请求出征。 提锐旅:率领精兵。 清河洛:指黄河和洛水,这里泛指中原地区。 黄鹤:黄鹤楼的简称,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