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赏析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的赏析一
这首词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张孝祥的作品,名为《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全词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对中原遗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壮志未酬和悲愤之情。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描述了词人遥望长淮,关塞莽然,征尘暗淡,霜风强劲,边声悄然的苍凉景象。通过“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等句,词人追忆了当年的历史,感叹时局的变迁,表达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接着,词人描绘了毡帐连绵,牛羊遍野,敌兵纵横的异域风情,以及敌军夜猎的笳鼓悲鸣,使人感到惊心动魄。
词的下片则着重抒情,词人感叹腰间箭匣中剑都已尘封蠹蚀,壮志难酬。他感叹时光易逝,心愿难遂,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凉。同时,词人通过“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等句,表达了对朝廷求和政策的不满,对中原遗民的同情和关怀。最后,词人通过描绘中原遗老南望王师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中原的深深眷恋和对国家的忠诚。
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开阔,既展现了词人内心的豪情壮志,又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和关怀。词中的景象描绘生动传神,情感表达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历史价值。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的赏析二
上阕以“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开篇,描绘了词人远望长安城,但见关塞平坦,一望无际的景象,表现了词人对国境的忧虑。“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通过对战场上征尘、霜风和边声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战争的紧张气氛。“黯销凝”表现了词人内心的沉重和忧虑。
下阕“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表达了词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天命的感慨。“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通过对洙泗(指孔子讲学的洙水和泗水)和弦歌之地的描写,表现了文化之地也遭受战乱的悲哀。“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描绘了边疆的景象,表现了边疆的荒凉和战乱的频繁。“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通过对名王夜猎和笳鼓悲鸣的描写,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民的影响。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表达了词人对自己武器的感慨,虽然有武器,但未能建功立业。“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则是词人对时光流逝和个人抱负未能实现的遗憾。“渺神京”表现了词人对京城的遥远和对国事的忧虑。“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表达了词人对和平的渴望。“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则是对朝廷使者的描写,表现了词人对国事的关切。“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通过对中原遗老的描写,表现了人们对国家统一的期盼。“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以行人的感慨和泪水,表达了词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个人抱负未能实现的遗憾。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的赏析三
这首词是张孝祥的代表作之一,词中描绘了淮河两岸的壮阔景色和边疆战事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边疆将士的敬仰。
词的上片,作者首先描绘了淮河长流、关塞苍茫的壮阔景象,然后以“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等词句,生动地刻画了边疆战事的紧张和残酷。追想当年之事,作者感叹洙泗之地也曾遭受外族侵扰,毡帐连绵,牛羊遍地,敌骑纵横,笳鼓悲鸣,这令人惊心动魄的景象,使人深感国家的危亡和边疆将士的艰辛。
下片,作者转而抒发自己的感慨。他感叹自己腰间之剑匣中箭,空自尘封,未能建功立业。时光易逝,壮志难酬,使他感到深深的无奈和惋惜。接着,作者提到朝廷的休兵政策,使者奔驰,然而这些并不能真正解决国家的困境,反而让人更加忧虑。最后,作者以中原遗老的南望和自身的忠愤之情,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深深期待和担忧。
全词以写景起,以抒情终,中间穿插议论,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词中既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也展示了边疆将士的英勇和豪情,同时还寄寓了作者个人的壮志未酬和深深遗憾。词的语言雄浑豪放,富有力度,展现了作者坚定的信念和深沉的情感。
译文
我远望长淮,直到看不见,关塞平坦无际。战场上的尘土飞扬,霜风猛烈,边疆的声音悄然。我心情沉重,回忆起往昔的岁月,那大概是天命,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洙水和泗水,这些曾经弦歌悠扬的地方,如今也充满了战乱的腥臭。隔着水面,是游牧民族的毡乡,落日时分,牛羊成群结队地归来,边疆的荒凉地带纵横交错。看着边疆的王侯夜间打猎,火把照亮了整个河川,笳鼓的声音悲壮,令人心惊。
想到腰间的箭和匣中的剑,它们已经落满尘土,虚度了光阴,我究竟取得了什么成就呢?时光容易流逝,我的心依然壮志凌云,但岁月即将结束。京城遥远而渺茫。使者们怀揣着使命,远行边疆,烽火台暂时平静,战争暂时停歇。朝廷的使者们奔走忙碌,他们的心情如何呢?听说中原地区的老人,常常面向南方,期盼着国家的统一。行人到此,心中充满忠诚和愤慨,泪水如雨般倾泻。
注释
长淮:指淮河。
望断:望尽,望穿。
关塞:边疆的关隘和要塞。
莽然:形容平坦无际。
征尘:战场上的尘土。
悄边声:边疆的声音。
销凝:形容心情沉重。
殆:大概,几乎。
天数:天命。
洙泗:指洙水和泗水,孔子讲学的地方。
弦歌:指弦乐和歌唱。
膻腥:形容战乱带来的腥臭。
毡乡:指边疆的游牧民族居住地。
区脱:指边疆的荒凉地带。
名王:指边疆的王侯。
宵猎:夜间打猎。
骑火:指打猎时的火把。
笳鼓:古代的两种乐器,这里指战场上的音乐。
埃蠹:指尘土和蠹虫,比喻虚度光阴。
神京:指京城。
干羽:指使者。
烽燧:指边疆的烽火台。
冠盖:指官员的冠服和车盖,这里代指使者。
驰骛:奔走。
中原遗老:指中原地区的老人。
南望:面向南方。
翠葆霓旌:形容华丽的仪仗。
拼音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音频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