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二首·其七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复制

完善

感遇十二首·其七-音频朗读

赏析

感遇十二首·其七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丹橘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对命运的感慨。丹橘在寒冷的冬天依然保持绿色,象征着人才的坚韧和不屈。诗中的“岁寒心”暗示了人才的内在品质,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本色。而“运命惟所遇”则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机遇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复制

感遇十二首·其七的赏析二
张九龄的这首诗通过丹橘的比喻,表达了对人才的珍视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诗中的丹橘不仅是自然界的植物,更是人才的象征。它们在冬天依然保持绿色,象征着人才的坚韧和不屈。而“岁寒心”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品质。诗中的“运命惟所遇”和“循环不可寻”则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机遇的渴望,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复制

感遇十二首·其七的赏析三
这首诗通过对丹橘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才的珍视和对命运的感慨。丹橘在冬天依然保持绿色,象征着人才的坚韧和不屈。诗中的“岁寒心”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品质。而“运命惟所遇”和“循环不可寻”则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机遇的渴望。诗的最后两句“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则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人们常说种植桃树和李树,难道丹橘就不能提供阴凉吗?这实际上是在质疑社会对人才的偏见和不公,表达了作者对公平对待人才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复制

译文

江南地区生长着鲜艳的橘子,即使经过了冬天,它们依然在繁茂的森林中保持着绿色。这难道是因为那里的气候温暖吗?不,它们拥有不畏严寒的坚强意志。这样的橘子可以献给尊贵的客人,但无奈的是障碍重重,难以实现。命运只是我们所遇到的,事物的循环往复是难以捉摸的。人们常说种植桃树和李树,难道橘子树就不能提供阴凉吗?

复制

完善

注释

丹橘:指橘子,因其颜色鲜艳而得名。 经冬:经过冬天。 犹:仍然。 绿林:指树木繁茂的森林。 岂伊:难道只是。 地气:指土地的气候条件。 岁寒心:指不畏严寒的坚强意志。 荐:献上,推荐。 嘉客:指尊贵的客人。 奈何:无奈。 阻重深:指障碍重重。 运命:命运。 惟:只是。 循环:指事物的循环往复。 不可寻:难以捉摸。 徒言:只是说。 树桃李:种植桃树和李树,比喻培养人才。 此木:指丹橘树。 阴:树荫,比喻庇护或影响。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