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绵州巴歌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四川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豆子山,打瓦鼓"和"扬平山,撒白雨"两句,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景图,同时瓦鼓的敲击声和细雨的飘洒,为画面增添了动感和声音。"下白雨,取龙女"则借助神话元素,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使得整首诗更加引人入胜。
绵州巴歌的赏析二
《绵州巴歌》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中的"织得绢,二丈五"不仅展示了丝绸的华美,也隐喻了女子的勤劳和智慧。"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则巧妙地将地方特色与神话传说相结合,表达了一种地域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自然的敬畏。
绵州巴歌的赏析三
这首诗歌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从"豆子山"到"扬平山",从"打瓦鼓"到"撒白雨",诗人用简单的词汇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世界。而"取龙女"和"织得绢"的描写,则让人联想到勤劳的四川女子,她们在自然和神话的交织中,展现出了非凡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勤劳人民的颂歌。
译文
在豆子山上,人们敲响了瓦鼓。
在扬平山上,天空飘洒着细雨。
这细雨中,仿佛能见到美丽的龙女。
她织出的丝绸,长达七米半。
一半的丝绸属于罗江,另一半属于北方的玄武神。
注释
豆子山:指四川地区的一座山,具体山名不详。
打瓦鼓:瓦鼓是一种古代的打击乐器,这里可能指用瓦鼓演奏的民间音乐。
扬平山:同样指四川地区的一座山。
撒白雨:指下起的小雨,白雨可能是形容雨的颜色,或者指雨的纯洁。
龙女:中国神话中的龙王之女,这里可能指传说中的美丽女子。
织得绢:织成的丝绸,绢是一种丝织品。
二丈五:长度单位,大约相当于现在的7.5米。
罗江:可能是地名,指罗江流域。
玄武: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北方神,代表水。
拼音
绵州巴歌-音频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