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
其他

佚名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复制

完善

十五从军征-音频朗读

赏析

十五从军征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一个老兵的视角,描绘了战争给人带来的深重创伤。从十五岁参军到八十岁归家,这位老兵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但回到家乡时,却发现家中已无人,只有松柏下的坟墓。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战争对家庭和生命的破坏。诗中的“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描绘了战争后荒凉的景象,而“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则反映了家园的荒废。整首诗充满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

复制

十五从军征的赏析二
这首诗以一个老兵的归来为线索,展现了人生无常和岁月无情的主题。老兵从军征到归家,经历了六十多年的时间,但回到家乡时,一切已经物是人非。诗中的“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表达了老兵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未知命运的无奈。而“泪落沾我衣”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悼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复制

十五从军征的赏析三
这首诗通过老兵的归来,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对个人命运的影响。老兵在战争中失去了青春,失去了家人,失去了家园,最终回到家乡时,却发现一切都已改变。诗中的“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和“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都表达了老兵对战争带来的悲剧和个人命运的无奈。这首诗让人深思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宝贵,同时也呼吁人们珍惜和平,避免战争的悲剧重演。

复制

译文

十五岁时我参加了军队,直到八十岁才得以回家。 在路上我遇到了一个同乡的人,我问他:“我的家里还有谁?” 他远远地指着我的家,说:“你看,那就是你的家,松柏树下的坟墓一个接一个。” 兔子从狗洞里钻进去,野鸡在房梁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满了野生的谷物,井边也长着野生的葵菜。 我捣碎谷物做饭,采摘葵菜做汤。 汤和饭都煮熟了,但我不知道要给谁吃。 我走出家门向东看,泪水流下,沾湿了我的衣服。

复制

完善

注释

十五从军征:十五岁就参加了军队。 八十始得归:直到八十岁才得以返回。 道逢:在路上遇到。 乡里人:同乡的人。 阿谁:谁,疑问代词。 遥看:远看,也可作“遥望”。 松柏冢累累:松柏树下的坟墓一个接一个,形容坟墓众多。 兔从狗窦入:兔子从狗洞里进入。 雉:野鸡。 梁上飞:在房梁上飞翔。 中庭:院子中央。 生旅谷:生长着野生的谷物。 井上生旅葵:井边生长着野生的葵菜。 舂谷:捣碎谷物。 持作饭:用来做饭。 采葵:采摘葵菜。 持作羹:用来做汤。 羹饭:汤和饭。 一时熟:同时煮熟。 饴阿谁:给谁吃,饴是古代对食物的一种称呼。 出门东向看:走出家门向东看。 泪落沾我衣:泪水落下,沾湿了我的衣服。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