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行
出东门,不顾归。
来入门,怅欲悲。
盎中无斗米储,
还视架上无悬衣。
拔剑东门去,
舍中儿母牵衣啼:
“他家但愿富贵,
贱妾与君共哺糜。
上用仓浪天故,
下当用此黄口儿。
今非!”“咄!行!
吾去为迟!
白发时下难久居。”
东门行-音频朗读
赏析
东门行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一个家庭的困境,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诗人通过“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描绘了家庭的贫困,而“拔剑东门去”则表现了主人公的无奈和决绝。诗中的妻子虽然希望丈夫留下,但最终还是理解并支持丈夫的决定,这种矛盾的心理和情感的复杂性,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东门行的赏析二
《东门行》是一首充满悲壮色彩的诗。诗中的主人公面临着生活的绝境,不得不拔剑出征,以求一线生机。诗中的对话形式,生动地展现了夫妻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生活的压力。尤其是妻子的“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一句,透露出对平凡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接受,这种情感的真挚和深刻,让人动容。
东门行的赏析三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但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哲理。诗中的主人公在生活的逼迫下,不得不选择离家出征,这种选择充满了无奈和悲壮。诗中的妻子虽然不舍,但最终还是理解并支持丈夫,这种相互理解和支持,展现了人性中的光辉。整首诗通过一个家庭的悲剧,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我出了东门,没有回头回家的意思。
回到家里,感到失望,想要哭泣。
看看家中的米缸,没有米了,再看看衣架,也没有衣服挂着。
我拔出剑,准备从东门出发,妻子拉着我的衣服哭泣:
“别人家只希望富贵,我和你只希望共同生活,哪怕是吃粥。
上天有它的安排,我们还有这个小孩要养。现在不是时候!”
“快走!我出发已经迟了!人到老年,难以长久居住。”
注释
东门:指城的东门,常用来指代出行或出征。
顾:回头看。
归:回家。
怅:失望,失意。
盎:古代盛粮食的容器。
斗米:一斗的米,量词。
储:储存。
还视:回头再看。
架上:指家中的衣架。
悬衣:悬挂的衣服。
拔剑:拔出剑来,表示要出征或有所行动。
儿母:孩子的母亲,即妻子。
牵衣:拉着衣服。
啼:哭泣。
但愿:只希望。
富贵:富有和尊贵。
贱妾:谦称,指自己。
共哺糜:共同吃粥,指共同生活。
上用:指天意。
仓浪:指天命。
天故:天意。
下当:应当。
黄口儿:指小孩。
咄:叹词,表示催促或责斥。
行:走,这里指出征。
吾去:我离开。
为迟:因为迟了。
白发:老年的白发。
难久居:难以长久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