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妙手写徽真
宋代

秦观

妙手写徽真,水翦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复制

完善

南乡子·妙手写徽真-音频朗读

赏析

南乡子·妙手写徽真的赏析一
这是一首描写画中人物并寄托了作者情感的词。通过对画中女子形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往事的追忆和感慨,展现了作者对画中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她命运的同情。 首先,“妙手写徽真,水翦双眸点绛唇。”这两句描绘了画中女子的美丽形象。画家妙笔生花,将画中女子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她的双眸如同清澈的水流,唇上点染着绛色的口红,显得格外妩媚动人。 接着,“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这三句进一步描绘了画中女子的姿态和神情。她仿佛就是那位曾经窥视宋玉的东邻女子,只露出了墙头的一半身影,充满了神秘和诱人的魅力。这里借用了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的典故,增加了词的韵味和深度。 下阕,“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追忆和感慨。往事已经变得酸楚而辛酸,还有谁会记得当年她翠眉紧蹙、黛色轻染的容颜呢?这里通过对往事的回忆,暗示了画中女子曾经有过不幸的遭遇和痛苦的经历。 最后,“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这三句是对画中女子性格和命运的总结。尽管她有些令人怨恨的地方,但她的无情并非出于冷漠,而是有着自己的苦衷和无奈。她的美丽和动人之处,恰恰在于这种无奈和坚韧。这里通过对画中女子性格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同情和赞美。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动人的画中女子形象,并通过对往事的追忆和感慨,展现了作者对她的怀念和同情。同时,词中也寄托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慨,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复制

南乡子·妙手写徽真的赏析二
这首词以描绘美人为线索,上片“妙手写徽真,水翦双眸点绛唇。”赞美了画师技艺高超,能够描绘出美人的神韵,特别是那水灵的双眼和点染的红唇,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美人的美貌。 “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通过对美人姿态的描写,表现了词人对美人的倾慕之情,仿佛是昔日偷窥宋玉的东邻女,只露出墙头的一半身影,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朦胧的美感。 下片“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词人回忆起往事,感叹时光流逝,美好的日子已经变得酸楚,而当年美人的愁态也已无人记得,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最后,词人以对美人的评价作结,虽然美人有些地方令人遗憾,但她的无情(指不轻易动情)反而更加动人,表达了词人对美人的赞美和对无情时光的感慨。

复制

南乡子·妙手写徽真的赏析三
这是一首以女性为主题的词,通过对画中女子的描绘,展现了她的美丽与哀愁。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解析: “妙手写徽真,水翦双眸点绛唇。”这两句描绘了画作的精妙之处。作者用“妙手”来赞誉画家的技艺,通过“水翦双眸点绛唇”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画中女子的美丽。她的眼睛清澈如水,嘴唇涂上了鲜亮的红色,使得整个形象更加鲜活动人。 “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这几句是对画中女子形象的进一步描绘,同时也是对古代爱情故事的一种引用。作者将画中女子与宋玉东邻女的故事联系起来,暗示了她的美丽和哀愁。她就像那个只露出墙头一半身体的东邻女一样,让人无法完全看清她的容颜,但也因此更加令人着迷。 下阕开始转入对女子往事的回忆和感慨。“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女子过往遭遇的同情和感慨。她的往事充满了辛酸和痛苦,但又有谁还记得她当年那紧锁的眉头和翠绿的发髻呢?这种无人关心的孤独和寂寞,更加深了她的哀愁。 “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这几句是对女子性格和命运的总结。尽管她有着令人痛恨的地方,但她的无情并非出于冷酷,而是由于她的遭遇和经历所致。即使她如此无情,但她的美丽和哀愁依然让人为之动容。这种对女子复杂性格的描绘,使得她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画中女子的描绘和回忆,展现了她的美丽、哀愁和复杂性格。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情感和故事的画面之中。同时,这首词也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同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追求。

复制

译文

画师以妙手描绘出美人的肖像,特别是那水灵的双眼和点染的红唇。我怀疑这美人就像当年偷窥宋玉的东邻女,只露出墙头的一半身影。 往事已经变得酸楚,谁还记得当年美人皱眉的样子?人们都说她有些地方令人遗憾,但即使她无情,她的无情反而更加动人。

复制

完善

注释

徽真:指美人的肖像。 水翦双眸:形容眼睛水灵。 点绛唇:指嘴唇涂上红色的胭脂。 宋玉:古代著名的美男子,这里用来比喻美人。 东邻:指东边的邻居,这里指美人。 翠黛颦:指美人皱眉的样子。 堪恨:指令人遗憾。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