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
其他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复制

完善

观沧海-音频朗读

赏析

观沧海的赏析一
这首诗是曹操在东征途中所作,通过描绘大海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胸怀。诗中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视角和心境,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大海的豪迈情怀。接着诗人用“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等句,生动描绘了大海的波澜壮阔和岛屿的雄伟,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豪情。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比喻,将日月和星河的运行与大海联系起来,寓意诗人的志向和抱负如同大海一样深邃和广阔。最后一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则是诗人对自身抱负的肯定和对未来的憧憬。

复制

观沧海的赏析二
《观沧海》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大海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诗人的壮志与抱负。诗中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不仅描绘了大海的波澜壮阔,也隐喻了诗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定和不屈。而“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则通过秋风和海浪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不安和忧虑。诗的结尾部分,通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宏大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宇宙和自然的敬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雄心壮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曹操诗歌创作中的佳作。

复制

观沧海的赏析三
《观沧海》这首诗,曹操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将个人的情感与大自然的景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诗中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不仅表达了诗人的远大志向,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诗中的自然景象,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和“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既展现了大海的壮丽,也象征了诗人心中的波澜壮阔。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则通过宇宙的宏大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也在思想上具有深刻的内涵,是曹操诗歌创作中的杰作。

复制

译文

站在东方的碣石山上,我远望着辽阔的大海。 海水波涛起伏,岛屿高耸入云。 树木茂密生长,各种草本植物也长得郁郁葱葱。 秋风凄凉地吹过,海浪汹涌澎湃。 太阳和月亮仿佛从海中升起,银河的光辉也似乎从海中闪烁。 我感到非常幸运,用歌声来表达我的志向。

复制

完善

注释

东临:面向东方。 碣石:指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秦皇岛市。 沧海:指大海。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山岛:指海中的岛屿。 竦峙:高耸直立。 丛生:密集生长。 百草:各种草本植物。 丰茂:茂盛。 秋风:秋季的风。 萧瑟:形容风声凄凉。 洪波:大浪。 涌起:涌起,波涛汹涌。 日月:太阳和月亮。 之行:运行。 若出其中:好像从海中升起。 星汉:银河。 灿烂:光辉灿烂。 若出其里:好像从海中出来。 幸甚至哉:非常幸运。 歌以咏志:通过歌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