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二首·其一-音频朗读
赏析
凉州词二首·其一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对黄河源头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的辽阔和壮丽。诗人以孤城和万仞山的对比,突出了边塞的孤独和险要。羌笛的悲凉与春风的不度,表达了边塞士兵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
凉州词二首·其一的赏析二
王之涣运用了典型的边塞诗的意象,如黄河、孤城、万仞山等,构建了一幅边塞的宏伟画卷。羌笛的怨声与春风的不度,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加深了边塞士兵的孤独感和对和平的渴望。
凉州词二首·其一的赏析三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黄河、孤城、羌笛等元素,传达了边塞的荒凉和士兵的凄凉。春风不度玉门关,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隐喻了边塞士兵与家乡的隔绝,以及他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译文
黄河远远地流淌在白云之上,一座孤独的城池坐落在险峻的山中。
羌族的笛子何必要埋怨柳树,因为春风也吹不到玉门关。
注释
黄河:中国的第二长河,这里泛指黄河上游。
远上:远远地向上流去。
白云间:形容黄河源头高远,仿佛在白云之中。
孤城:孤立的城池,这里指边塞的城池。
万仞山:形容山势险峻,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约合今1.6米。
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种吹奏乐器。
何须:何必,用不着。
怨:怨恨,这里指羌笛的悲凉之音。
杨柳:指春天的景象,杨柳依依。
春风:春天的风。
不度:不通过,不吹到。
玉门关:古代西域的一处重要关隘,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