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行
唐代

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复制

完善

桃源行-音频朗读

赏析

桃源行的赏析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桃源行》。它是一首描绘理想境界的诗歌,通过描绘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桃花源,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诗歌开头,诗人以渔舟逐水、爱山春起兴,接着描绘了桃花夹岸、红树青溪的美景,展现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接着,诗人通过描述山口的潜行、山开的旷望,以及遥看攒云树、近入散花竹等景象,进一步展现了这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居人共住武陵源,他们保持着古朴的生活方式,穿着秦时的衣服,与世隔绝。他们的生活宁静而和谐,月明松下,房栊静谧;日出云中,鸡犬相闻。这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正是诗人所向往的。 然而,当俗客争来集,竞相询问这个神秘的地方时,诗人却感到了对现实世界的留恋和矛盾。他惊闻俗客的到来,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感。一方面,他渴望与这个世界保持联系,另一方面,他又害怕现实世界的纷扰会打破这里的宁静。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即使出洞后无论隔着山水,也要辞家远游,寻找这个理想的世界。他相信自己能够找到这个桃花源,尽管峰壑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然而,他也意识到,即使找到了这个地方,也无法真正摆脱尘世的束缚和牵绊。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美丽的桃花源,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揭示了现实世界的复杂和矛盾,以及人类内心的挣扎和追求。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复制

桃源行的赏析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桃源行》,描绘了诗人对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桃花源的向往和想象。 诗中描绘了渔舟逐水春游,两岸桃花夹古津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随后,诗人深入山林,山口曲折,山开平陆,遥望云树,近入花竹,表现了桃花源的神秘和美丽。 诗人用“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来描绘桃花源中的人们,表现了他们与世隔绝、与历史变迁无关的生活状态。诗中提到“居人共住武陵源”,将桃花源与武陵源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人又描绘了桃花源中的宁静生活,月明松下,日出云中,鸡犬相闻,表现了世外桃源的宁静与和谐。然而,这种宁静被俗客的闯入所打破,人们争相询问都邑之事,表现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遗憾。 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桃花源的怀念和寻找,春来桃花水,仙源难寻,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对桃花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

复制

桃源行的赏析三
《桃源行》是王维根据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作的一首诗。诗中,王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渔人误入桃花源的经过,以及桃花源中人们宁静、和谐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桃花源居民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远离尘世纷扰、追求理想生活的向往。诗的结尾,诗人以“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的感慨,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这首诗通过对桃花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人以“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的感慨,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复制

译文

渔舟顺着流水,喜爱山中的春天,两岸的桃花夹着古老的渡口。坐着看那红叶的树,不知道已经走出了多远,行遍了青青的溪水,却见不到一个人。 山口开始曲折地前行,山势渐渐开阔,眼前出现了平坦的原野。远远地看到一片树木和云彩聚集的地方,走近才发现是千家万户散落在花竹之中。 这里的樵夫最初传递着汉族的姓名,居民们还穿着秦朝时的衣物。他们一起居住在武陵源,从尘世之外开始建立自己的田园生活。 明月照耀着松树下安静的房屋,太阳从云中升起,鸡犬在村落中喧闹。当他们惊讶地听说有外来的人,争相回家询问外界的情况。 清晨,街巷被打扫干净,花儿盛开,傍晚时分,渔夫和樵夫乘着水边归来。最初是因为避世而离开人间,到了这里就成了仙人不再回返。 在峡谷里,谁也不知道有人间的事情,世人只能远远地望着云山。不怀疑这里是一个难以见到的仙境,只是世俗之心尚未完全放下,仍然思念着自己的家乡。 出洞时不管是隔着多少山水,离开家乡终究是打算长期游玩。自以为曾经经过这里不会迷路,怎么知道山峰和山谷现在都变了。当时只记得进入了深山,青溪几次到达云林。 春天来临,到处都是桃花盛开的水面,再也认不出桃花源在什么地方。

复制

完善

注释

古津:古渡口。 隈隩:山势曲折的地方。 攒云树:形容树木茂盛,高耸入云。 武陵源:指桃花源,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房栊:窗户。 俗客:指外来的人。 都邑:指城市。 平明:清晨。 闾巷:街巷。 渔樵:指渔夫和樵夫。 避地:指隐居。 灵境:指仙境。 尘心:指世俗之心。 游衍:游玩。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