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莲花坞-音频朗读
赏析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莲花坞的赏析一
诗的开头两句“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描绘了采莲女每天前往莲塘采摘莲子的生活。这里的“洲长”指的是莲塘面积广阔,而“多暮归”则说明采莲女往往要在莲塘中工作到傍晚才能回家。
接下来的“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两句,诗人通过采莲女的动作细节,表现了她们在劳作中的小心和对莲子的珍视。采莲女在划船时小心翼翼,避免水花溅到莲子上,以免弄湿了莲子的红色外衣。这里的“红莲衣”不仅指莲子的外衣,也象征着采莲女对美好事物的爱护和珍惜。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优美,通过对采莲女劳作场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平凡劳动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勤劳精神的尊重。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莲花坞的赏析二
王维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莲花坞》是一首描绘采莲人生活的诗作。在这首诗中,王维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采莲人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采莲人的敬意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描绘了采莲人的日常劳作。这里的“日日采莲去”和“洲长多暮归”展现了采莲人的辛勤和勤劳。
次句“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描述了采莲人在采莲过程中的小心翼翼。这里的“弄篙莫溅水”和“畏湿红莲衣”展现了采莲人对莲花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采莲人日常劳作的描绘,展现了采莲人的辛勤和对莲花的珍视。王维通过对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的描绘,传递了对采莲人的敬意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莲花坞》不仅展现了王维作为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的艺术风格,还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尊重。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绘,传递了诗人对采莲人的敬意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美的享受。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莲花坞的赏析三
王维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莲花坞》是一首描绘采莲生活的小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展现了采莲女的劳作场景,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首句“日日采莲去”,直接点明了采莲女的日常劳作。这里的“日日”二字,既强调了采莲的频繁与辛苦,也展现了采莲女对劳作的坚持与执着。而“去”字则带有一丝轻快与期待,暗示着采莲女对劳作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次句“洲长多暮归”,进一步描绘了采莲女的劳作场景。由于莲花洲的面积广阔,采莲女们往往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来采摘,因此常常在傍晚时分才归来。这里的“暮归”二字,既表现了采莲女的辛劳,也增添了诗歌的暮色与归家的温馨气息。
“弄篙莫溅水”一句,诗人将视角转向采莲女的具体动作。她们在撑篙划船时,小心翼翼地避免溅起水花,以免打湿红莲般的衣裙。这里的“莫溅水”三字,既是对采莲女动作的细腻描绘,也体现了她们对红莲的珍视与爱护。
尾句“畏湿红莲衣”,诗人借采莲女的心理活动,进一步表达了她们对红莲的热爱与呵护。她们害怕水溅湿衣裙,更害怕弄伤那些娇艳欲滴的红莲。这里的“畏湿”二字,既是对采莲女情感的细腻刻画,也增添了诗歌的柔情与美感。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优美清新。诗人通过对采莲女劳作场景的描绘和对红莲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与追求。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被城市的喧嚣与繁忙所困扰,而王维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莲花坞》则提醒我们,应该学会回归自然、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应该珍惜与爱护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
译文
每天去莲塘采摘莲子,因为莲塘很大,常常要到傍晚才能回家。
划船时要小心,不要溅起水花,担心会弄湿了莲子的红色外衣。
注释
采莲:采摘莲子的活动。
洲:指莲塘或水中的陆地。
暮归:傍晚回家。
弄篙:划船的动作。
溅水:水花四溅。
红莲衣:指莲子的红色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