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中田园作-音频朗读
赏析
春中田园作的赏析一
诗的开头两句“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屋上的春鸠欢快地鸣叫,村边的杏花洁白如雪,这些景象共同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春日画面。
接下来的“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两句,诗人描述了乡村人们的劳作情景。人们持斧砍伐远处的树木,荷锄探寻泉源,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勤劳与朴实。
诗的中段“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通过归巢的燕子和翻看新历的人,表现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燕子归巢象征着对家的依恋,而旧人看新历则反映了人们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的结尾“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远行的客人的不舍和同情。临觞不御形容诗人因心情惆怅而无法饮酒,远行客则代表了那些即将离开家乡、踏上旅途的人。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天乡村景色的描绘和对人们活动的观察,传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深刻体验和对远行客的深切同情。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间情感的细腻捕捉。
春中田园作的赏析二
王维的《春中田园作》是一首描绘春天田园生活的诗作。在这首诗中,王维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田园的生机与活力,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远行者的怀念。
首句“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描绘了春天田园的景象。这里的“春鸠鸣”和“杏花白”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和田园的生机。
次句“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描述了农民在春天的劳作。这里的“持斧伐远扬”和“荷锄觇泉脉”展现了农民的勤劳和对土地的关怀。
第三句“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描绘了春天的回归和人们对新年的期待。这里的“归燕识故巢”和“旧人看新历”展现了春天的回归和人们对新年的期待。
末句“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表达了诗人对远行者的怀念。这里的“临觞忽不御”和“惆怅远行客”展现了诗人对远行者的思念和对春天美景的惋惜。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田园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王维通过对春鸠鸣、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的描绘,传递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远行者的怀念。
《春中田园作》不仅展现了王维作为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的艺术风格,还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远行者的怀念。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绘,传递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远行者的怀念,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美的享受。
春中田园作的赏析三
王维的《春中田园作》是一首描写春天田园风光的诗作,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首联“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诗人以春鸠的鸣声和杏花的白色为开篇,为全诗奠定了清新明快的基调。春鸠的鸣叫声,如同春天的使者,宣告着春天的到来;而村边盛开的杏花,则以其洁白的花朵,点缀着春天的田园。
颔联“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诗人将视角转向田园中的劳作场景。农民们手持斧头,砍伐着远处的树木,以备春耕之需;同时,他们肩扛锄头,察看泉水的流向,以确保田地的灌溉。这些生动的劳作画面,不仅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忙碌与充实,也体现了农民们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颈联“归燕入旧巢,新禽语相和”,诗人以归燕和新禽为描写对象,进一步增添了田园生活的生机与活力。归燕回到旧巢,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循环;而新禽之间的和鸣声,则如同美妙的音乐,为田园增添了无尽的乐趣。
尾联“窥檐语未休,为有此山阿”,诗人以檐下的鸟鸣声作为结尾,既回应了开篇的春鸠鸣声,又使全诗在和谐的气氛中结束。这些鸟儿之所以欢快地鸣叫,正是因为有了这片美丽的山丘和田园。这里的“山阿”不仅指具体的地形,也象征着田园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清新优美。诗人通过对田园风光的细腻描绘和对劳作场景的生动呈现,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与珍视。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被城市的喧嚣与繁忙所困扰,而王维的《春中田园作》则提醒我们,应该学会回归自然、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译文
春天的鸠鸟在屋顶上欢快地鸣叫,村边的杏花洁白如雪。
人们拿着斧头砍伐远处的树木,扛着锄头探寻泉源。
归巢的燕子找到了自己的家,而长期居住在这里的人翻看着新的日历。
面对酒杯,我突然没有了饮酒的心情,心中充满了对即将远行的客人的惆怅。
注释
春鸠:春天的鸠鸟,常在春季鸣叫。
杏花:杏树的花,通常在春天开放,花色洁白。
持斧:拿着斧头。
伐远扬:砍伐远处的树木。
荷锄:扛着锄头。
觇泉脉:探寻泉源。
归燕:归巢的燕子。
旧人:指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的人。
临觞:面对酒杯。
惆怅:心情郁闷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