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饮酒·幽兰生前庭的赏析一
这首诗是一首寓意深刻的哲理诗,通过描绘幽兰的生长环境和它的特性,来表达诗人对于人生、道路和选择等问题的思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这两句描绘了幽兰的生长环境。它生长在前庭,虽然环境幽静,但并不孤单。它静静地含着香气,等待着清风的到来。这里的“清风”象征着机遇或者好的环境,而“含薰”则表现了幽兰内在的品质和价值。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当清风终于到来时,幽兰的香气得以散发出来,它在萧艾等杂草中显得与众不同。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幽兰的高洁和独特。
接下来的两句“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可能会迷失方向,找不到原来的路。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任何道路都有可能通向成功。这体现了诗人对于坚持和选择的肯定。
最后两句“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则是诗人对于人生选择和放弃的深刻思考。当我们觉悟到某些事物已经失去价值或者不再需要时,就应该及时放弃。就像鸟儿飞尽后,良弓也就没有了用处。这里的“良弓”象征着我们的努力和付出,而“鸟尽”则代表着目标的实现或者价值的消失。诗人告诉我们,在适当的时候放弃,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整首诗以幽兰为喻,通过描绘其生长环境和特性,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和选择等问题的思考。它告诉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应该保持高洁的品质和独特的个性,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并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
饮酒·幽兰生前庭的赏析二
在这首诗中,以“幽兰生前庭”开篇,描绘了幽兰生长在庭院中的形象,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含薰待清风”则表达了兰花含香待放,期待清风的吹拂,隐喻着有才能的人等待时机的到来。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中的“清风”象征着清明的政治或知音的赏识,而“萧艾”则指普通的野草,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兰花与众不同的高洁。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反映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迷茫与探索,意味着虽然迷失了旧路,但新的路途或许能够通达。
最后,“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通过一个成语“鸟尽弓藏”,表达了诗人对功成身退的思考,意指当目标达成后,应当及时退身,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饮酒·幽兰生前庭的赏析三
这是一首充满象征和隐喻的古诗,通过描绘幽兰与清风的关系,以及行路者失路又寻路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道德和机遇的深刻思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这两句诗描绘了幽兰生长在前庭,静静地散发着香气,等待着清风的到来。这里的“幽兰”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内在的修养,而“清风”则代表着机遇或者赏识。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当清风终于到来时,它能够轻易地识别出幽兰与周围的萧艾(一种普通的草)的不同。这里的“萧艾”象征着平庸或者俗气,而“见别”则意味着清风能够识别并欣赏幽兰的高洁。
接下来的两句“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则通过描绘一个行路者失去旧路,却可能在新的道路上找到通途的情景,来表达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机遇的偶然性。这里的“失故路”象征着失去方向或者遭遇挫折,而“任道或能通”则意味着只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就有可能找到新的出路。
最后两句“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则是作者对于人生机遇和道德修养的深刻反思。这里的“觉悟”指的是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和需要,“当念还”则意味着应该适时地回归正道或者珍视已有的机遇。而“鸟尽废良弓”则是一个典故,意思是在没有目标或者敌人的时候,良弓也就失去了用处,暗指在没有机遇或者挑战的时候,人的才能也可能被埋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幽兰与清风、行路者与道路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道德和机遇的深刻思考。它告诉我们,高洁的品质和内在的修养是值得我们珍视的,而机遇和道路的选择则需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敏锐的观察力。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视已有的机遇,不要让自己在失去目标或者挑战的时候变得无用。
译文
兰花生长在前庭,含着香气等待清风的吹拂。当清风吹来时,兰花在萧艾等普通植物中显得格外不同。我行走不止,迷失了旧路,但任由自然的道路或许能够找到方向。当有所觉悟时应当及时回头,就像鸟儿被捕尽后,优良的弓箭也就失去了用途。
注释
幽兰:指兰花,以其清香高洁,常被用来比喻君子。
薰:香气。
脱然:忽然。
萧艾:普通的野草,这里泛指普通的花草。
行行:行走不止。
任道:自然的道路。
鸟尽废良弓:出自“鸟尽弓藏”,意指目的达到后,工具就不再需要,比喻功成身退。
拼音
饮酒·幽兰生前庭-音频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