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的赏析一
在这首《山花子》中,以“林下荒苔道韫家”开篇,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林下的苔藓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生怜玉骨委尘沙”表达了词人对爱人逝去的哀伤,玉骨比喻爱人的纯洁和高贵,委尘沙形容生命的脆弱和无奈。
“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通过归鸦的意象,传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归鸦常常与黄昏、归家等意象相联系,这里可能暗示着词人对爱人的思念和对家的渴望。
下片中,“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运用了浮萍和冷雨的比喻,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浮萍随水逝去,名花被雨所葬,都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最后,“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以柳絮的意象,喻指爱人的灵魂,柳絮轻柔、易散,吹欲碎形容词人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生命脆弱的感慨,绕天涯表达了词人的情感无边无际,四处飘散。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的赏析二
这首词以深邃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哀愁和无尽的思念。以下是对这首词的逐句解析: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开篇两句,词人用“林下荒苔”来描绘出一种荒凉、冷清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和寂寞。接着,“道韫家”可能是指主人公曾经的爱人或亲友的故居,而“生怜玉骨委尘沙”则表达了词人对于逝去的爱人或亲友的深深怜悯和哀痛,感叹其美好的生命如今只能与尘土为伴。
“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接下来的两句,词人通过描绘自己在风中愁苦无处诉说,只能数着归来的乌鸦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苦闷。这种无法言说的痛苦和无奈,更加深了词人的哀愁。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这两句,词人用“半世浮萍”来比喻自己漂泊无依、随波逐流的人生,感叹自己如同浮萍一般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而“一宵冷雨葬名花”则表达了词人对于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和哀痛,也暗示了主人公所爱之人的逝去,使其感到心如刀割。
“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最后两句,词人以“柳绵”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内心的脆弱和痛苦,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其吹得支离破碎。同时,“绕天涯”则表达了词人对于逝去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追寻,即使跨越千山万水,也要找到那份遗失的情感。
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悲凉,通过描绘荒凉的景象和主人公内心的孤独、苦闷、无奈和哀痛,表达了词人对于逝去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追寻。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对于人生无常和命运无法掌控的深深感慨。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的赏析三
这是一首充满感伤和哀婉之情的词作。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解读: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这两句开篇就描绘了一种凄凉而荒芜的景象,荒苔丛生的林下,是道韫的家,而那个曾经如花似玉的女子却已经离世,她的玉骨被埋在了尘沙之中。这里的“道韫”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个美丽而又有才华的女子,作者以她为原型,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深深哀怜。
“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接着,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愁绪,这种愁绪深沉而难以言表,只能对着风倾诉,但风却无法带走这份愁苦。同时,他看到了归来的乌鸦,数着它们的数量,这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这两句进一步加深了词作的感伤氛围。作者以浮萍和逝水为喻,表达了自己半生的漂泊和无奈。同时,他又以冷雨葬名花为喻,暗示了那个美丽的女子的离世,她就像一朵名贵的花,被一场冷雨埋葬了。
“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最后两句,作者以柳绵为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他觉得自己就像那被风吹得快要破碎的柳绵,无助地飘荡在天涯。这里的“绕天涯”也暗示了他的漂泊和流浪,他无法回到过去,也无法找到未来的归宿。
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凄凉,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逝去生命的哀怜,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生命和爱情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译文
林下的荒苔覆盖了故人的家,我哀怜那如玉的骨骸也被尘沙掩埋。满怀愁绪却无处诉说,只能眼看着归巢的乌鸦,一只又一只。
半生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一场冷雨葬送了盛开的名花。爱人的灵魂就像那柳絮,轻柔得几乎要被风吹散,飘荡在天涯海角。
注释
道韫家:指谢道韫的家,这里用来泛指故人之家。
玉骨:比喻人的纯洁和高贵。
委尘沙:指生命的消逝。
归鸦:归巢的乌鸦,常用来象征黄昏或归家。
浮萍:水面的浮萍,常用来比喻人生的无常。
逝水:流逝的水,比喻时间的流逝。
名花:名贵的花,这里指爱人。
柳绵:柳絮。
拼音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音频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