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的赏析一
这是一首充满感伤和怀念之情的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哀愁。
首先,“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描绘了春天里梨花凋零的景象,暗示了春光的短暂和生命的无常。这里的“春情”可以理解为春天的情感或生机,而“梨花薄”则指梨花的花瓣较为薄弱,容易凋零。诗人以此来隐喻人生的脆弱和无常。
接着,“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伤的氛围。夕阳的余晖洒在黄昏的天际,仿佛在询问为何春天会如此短暂,为何人间的生命会如此脆弱。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思念和哀悼,认为他们还未被完全召回,仍留存在人间。
下半部分,“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则回忆了与逝去之人曾经的美好时光。银笺上记录着当时的梦境和话语,而“密绾同心苣”则象征着两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紧密关系。这些回忆让诗人更加难以割舍对逝去之人的思念。
最后,“为伊判作梦中人,索向画图清夜唤真真”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深深眷恋和无法割舍的情感。他愿意将自己视为梦中人,在清冷的夜晚对着画卷呼唤逝去之人的名字,希望他们能够回到自己身边。这种对逝去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哀愁,让整首诗词充满了感伤和怀念的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哀愁。同时,诗人也借用了许多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来加深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词更加生动和感人。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的赏析二
纳兰性德在这首《虞美人》中,以“春情只到梨花薄”开篇,用梨花的凋零来比喻爱情的脆弱和易逝,表达了对爱人的深情怀念。“片片催零落”进一步描绘了花瓣片片凋落的情景,暗喻了爱人的离世和自己情感的破碎。
“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通过夕阳和黄昏的意象,表达了词人对逝去爱人的哀思,以及对生死相隔的无奈。夕阳的余晖未能照亮人间的悲伤,也未能召回逝去的灵魂。
下片中,“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回忆了往昔与爱人共度的时光,银笺上写满了别离的诗句,密绾同心苣(一种植物,象征夫妻恩爱)表达了夫妻间的深厚情感。“为伊判作梦中人,索向画图清夜唤真真”则表达了词人愿意为了爱人成为梦中的幻影,哪怕是在清冷的夜晚,也要在画图中呼唤爱人的名字。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的赏析三
这是一首情感深沉的诗词,充满了对逝去爱情或回忆的怀念与哀伤。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这两句描绘的是春天的短暂和梨花的凋零。春情虽美,却如梨花般薄弱,难以持久。片片梨花被春风催促着零落,仿佛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总是无法长久,也预示着主人公对逝去爱情的深深惋惜。
“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这两句诗以夕阳作为象征,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无法挽回的遗憾。夕阳为何如此迅速地接近黄昏,难道它不知道人间还有未招回的魂灵吗?这里的“未招魂”可以理解为对逝去爱情的深深怀念和无法释怀的哀愁。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这两句诗回忆了曾经的美好时光。“银笺”是古代用来写信的纸,“别梦”指的是离别后的梦境,“当时句”则是当时写下的诗句或话语。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信件和话语,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密绾同心苣”则象征着两人曾经的深厚感情,像紧紧缠绕在一起的菜苣一样无法分割。
“为伊判作梦中人,索向画图清夜唤真真。”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爱情的执着和追求。诗人愿意成为梦中的那个人,只为了能在清冷的夜晚,通过画图唤回逝去的人。这里的“真真”是对逝去爱人的昵称,也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忘怀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梨花、夕阳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爱情的执着追求,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是一首典型的爱情挽歌。
译文
春天的情意仅停留在凋谢的梨花上,每片花瓣都在催促着零落。夕阳啊,你为何这么快就接近黄昏,你可知道人间还有未被召回的灵魂。
在银色的信笺上,我写下了别离时的诗句,那些诗句密密地编织着我们夫妻同心的情感。我宁愿为了你成为梦中的人,在清冷的夜晚,对着你的画像呼唤你的名字。
注释
梨花薄:指梨花凋谢。
催零落:指花瓣纷纷凋落。
不道:不料,想不到。
未招魂:指逝去的灵魂尚未归来。
银笺:一种精美的纸张,用于书写。
当时句:指往昔的诗句。
密绾同心苣:形容夫妻感情深厚。
伊:指爱人。
画图:指画像。
真真:指爱人的名字。
拼音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音频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