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春雨的赏析一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新春时节,穿着白夹衣躺在床榻上,心中充满惆怅。白门(南京的别称)的景象寥落,令人倍感违和。这里的“怅卧新春白袷衣”描绘了诗人在新春的孤独,“白门寥落意多违”则反映了诗人对白门的怀念。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隔着春雨凝视着远处的红楼,只觉得凄冷。独自一人,顶风冒雨,打着珠帘般的雨滴,黯然归来。这里的“红楼隔雨相望冷”表达了诗人对恋人的思念,“珠箔飘灯独自归”则反映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遥远的路途应该为春光渐逝而悲伤,在残宵的梦中依稀与你相见。这里的“远路应悲春晼晚”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残宵犹得梦依稀”则表达了诗人对恋人的思念。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一对玉珰作为信物,怎样才能送达给你;只能寄希望于万里长空中飞翔的一只鸿雁。这里的“玉珰缄札何由达”表达了诗人对信物传递的无奈,“万里云罗一雁飞”则反映了诗人对恋人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春雨中的景色和情感的描绘,以及对远方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现实命运的无奈。诗中的“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和“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两句,特别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信物传递的无奈。
春雨的赏析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春雨》。这是一首情诗,全诗借助于飘洒迷蒙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烘托别离的寥落和思念的真挚,寄托着诗人对情人难以割舍的思念之情。
首联“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写新春时节,诗人穿着白衫,怅然地卧在床上;眼望着白门(南朝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城门)一片寥落,令人心绪惆怅,万事都不称心。新春而着白衫,应是想念亡妻,故着与亡妻共时的衣。白门是南朝旧都,当时李商隐家居洛阳,心存归隐,故借指洛阳。“意多违”指不如意事多多。
颔联“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写诗人隔着迷蒙的春雨望向红楼,觉分外凄凉冷清;他独自在珠帘般的细雨中归来,一盏孤灯相伴,更显得凄楚寂寞。红楼是美人所居。珠箔,珠帘,此处借指细雨如珠。飘灯,形容灯在雨中摇曳,像是要飘起来似的。“红楼隔雨”与“珠箔飘灯”暗示出诗人与情人之间被阻隔而无法相见的无奈。
颈联“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写诗人在遥远的路上,想到春将尽,花将凋,感到悲从中来;春宵将尽,残月西斜,依稀的梦境亦幻亦真。春晼晚,春天将尽。残宵,天将破晓时。
尾联“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写诗人想把玉珰、题诗的书札寄给情人,可叹的是路途遥远,无法寄达;此时只有寄希望于万里长空中,飞来传书的鸿雁。玉珰是一种耳饰,是古代的定情信物。札指书札,题诗的书信。云罗,像罗纹般的云片。
整首诗中,李商隐借春雨抒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情人的思念之情,同时展现出诗人自身的寥落心境和深情款款的内心世界。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感情色彩。
春雨的赏析三
这首诗通过春雨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孤独。首联“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写诗人在新春时节,穿着白色夹衣,感到孤独和心情的不合。颔联“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描绘了雨中的红楼和飘摇的灯光,诗人独自一人归去,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颈联“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写诗人对远方道路的悲伤和春夜的思念,梦境模糊不清。尾联“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以玉珰和封闭的书信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但书信无法送达,只能寄托于飞过的孤雁。
译文
在新春时节,我惆怅地躺在白色夹衣中,南京城显得冷落,我的心情与周围环境多有不合。
在雨中,我望着对面的红楼,感到一片凄凉,灯光在风中摇曳,我独自一人回去。
远方的道路应该也笼罩在春天的傍晚中,我感到悲伤,但在残夜中,我仍然能够模糊地梦见你。
我的书信无法送达你那里,就像万里的云层中,一只孤雁飞过。
注释
怅卧:惆怅地躺着。
新春:初春。
白袷衣:白色夹衣。
白门:指南京,这里代指诗人所在的城市。
寥落:冷落,孤寂。
意多违:心情与周围环境多有不合。
红楼:华美的楼房,这里可能指所思之人的居所。
隔雨相望:在雨中隔窗相望。
冷:形容心情的孤寂和凄凉。
珠箔:珠帘或指雨珠。
飘灯:灯光在风中摇曳。
独自归:独自一人回去。
远路:指远方的道路。
春晼晚:春天的傍晚。
残宵:残夜,指天快要亮的时候。
梦依稀:梦境模糊不清。
玉珰:玉制的耳饰,这里代指书信。
缄札:封闭的书信。
何由达:无法送达。
万里云罗:万里的云层。
一雁飞:一只雁飞过。
拼音
春雨-音频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