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的赏析一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春风细雨飘洒,芙蓉塘外传来轻轻的雷声。这里的“飒飒东风细雨来”描绘了春日的气息,“芙蓉塘外有轻雷”则反映了春日的生机。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金蟾咬着香炉的锁链,烧香飘入屋内,玉虎拉着丝绳汲水。这里的“金蟾啮锁烧香入”和“玉虎牵丝汲井回”描绘了女子奢华的生活环境。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贾氏偷看韩寿,宓妃留下枕头给魏王。这里的“贾氏窥帘韩掾少”和“宓妃留枕魏王才”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天的情感不要与花朵争艳,一寸相思就会化为一寸灰烬。这里的“春心莫共花争发”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感慨,“一寸相思一寸灰”则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的“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特别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的赏析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全诗以细腻入微的笔触,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相思之苦和爱情的无奈。
首联“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以东风飒飒、细雨纷纷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迷离的氛围。芙蓉塘外的轻雷,既增添了诗歌的音响效果,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激荡和不安。
颔联“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通过金蟾咬锁、玉虎牵丝汲井的细节描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相思之情。烧香入、汲井回,这些动作既体现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也寓含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颈联“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运用了两个典故。贾氏窥帘,指的是晋代贾充的女儿偷窥韩寿,后与之私通的故事;宓妃留枕,则是曹植《洛神赋》中洛神的形象。这两个典故都涉及男女之情,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告诫自己,不要让春心与花争发,因为相思之情如同灰烬一般,一寸一寸地消磨殆尽。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无奈和痛苦,也揭示了爱情的残酷和无常。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典故,将诗人的相思之苦和爱情的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挣扎和追求,令人感受到爱情的复杂和深沉。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的赏析三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女子的行动,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切渴望和无尽哀愁。首联“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写春风细雨和轻雷,营造了一种春天的氛围。颔联“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通过金蟾和玉虎的意象,描绘了女子烧香和打水的动作,表现了女子的孤独和期待。颈联“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用贾氏和宓妃的典故,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向往和对才子的倾慕。尾联“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相思的痛苦。
译文
春风携带着细雨,荷花塘外传来轻微的雷声。
金蟾形状的香炉烟雾缭绕,如同进入锁扣,玉虎形状的辘轳牵引绳索,从井中打水回来。
女子偷看年轻的韩掾,宓妃留下枕头等待才子。
春天的情怀不要与花朵争艳,每一寸相思都化作一寸灰烬。
注释
飒飒:形容风雨声。
东风细雨:春风携带着细雨。
芙蓉塘:荷花塘。
轻雷:轻微的雷声。
金蟾:香炉,蟾蜍形状的香炉。
啮锁:咬合的锁扣。
烧香入:烧香时烟雾缭绕,如同进入锁扣。
玉虎:井上的辘轳,玉制的虎形装饰。
牵丝:牵引绳索。
汲井回:从井中打水回来。
贾氏窥帘:贾氏,指贾充的女儿贾午,这里泛指女子;窥帘,偷看。
韩掾:指韩寿,晋代人,因与贾午私通而知名。
少:年轻。
宓妃:指宓妃,传说中的洛神。
留枕:留下枕头。
魏王:指曹操的儿子曹丕,这里泛指才子。
春心:春天的情怀,指对爱情的向往。
一寸相思一寸灰:形容相思之情极为痛苦,如同心灰意冷。
拼音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音频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