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断虹霁雨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念奴娇·断虹霁雨-音频朗读
赏析
念奴娇·断虹霁雨的赏析一
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与友人一同赏月、饮酒、听笛时所作,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词的上片,苏轼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雨后的秋夜景色。断虹挂在天边,雨后的天空显得格外洁净,远处的山峰被新绿点缀,仿佛染上了眉毛。月下的桂树影影绰绰,尽管有人觉得今夜的月亮不够明亮,但在苏轼眼中,万里青天之上,嫦娥驾着玉轮,洒下寒光,却是别有一番风味。他特别提到这寒光为何偏要照在金荷中的美酒上,似乎是在为下片的饮酒场景做铺垫。
下片则转入了对与友人共饮的回忆。苏轼回忆起与年轻的友人一同在凉爽的秋夜,沿着张园的林间小径漫步,享受这难得的宁静时光。他们共同举起金荷中的美酒,尽管家在万里之遥,但在这酒桌前,他们仿佛忘却了所有的烦恼,只享受这难得的相聚。苏轼自称“老子”,表达了他对江南江北的风土人情的热爱,尤其是对在这样的夜晚,听着孙郎吹奏的笛声,更是感到无比的惬意。孙郎的微笑,和那悠扬的笛声,仿佛喷出了霜竹,给这秋夜增添了几分诗意。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又有对友情的深深珍视。苏轼通过这首词,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念奴娇·断虹霁雨的赏析二
苏轼在这首词中描绘了中秋夜晚的美景,并表达了与友人共度佳节的愉悦心情。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等,生动地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清新与宁静。同时,词中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念奴娇·断虹霁雨的赏析三
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与友人赏月时即兴而作,词中描绘了中秋夜的美丽景色,以及词人与友人的欢聚场景,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上片以写景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烘托出中秋夜的宁静与美丽。“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几句,以雨后初晴的彩虹、洁净的秋空和翠绿的山峦为背景,展现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接着,“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通过设问的方式,强调了月光的明亮和美丽,即使有人质疑,词人依然坚信这夜的月光足以照耀万物。然后,“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几句,则进一步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浩渺天空和皎洁的月亮,让人感受到词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喜爱。最后,“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以月光的寒冷和零乱,反衬出词人内心的温暖和喜悦,同时也为下片的抒情做好了铺垫。
下片则以叙事和抒情为主,通过描述与友人的欢聚场景,表达了词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生活的热爱。“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几句,以轻松的笔调描绘了词人与年轻友人在张园漫步的情景,展现出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接着,“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几句,则通过共同饮酒的场景,表达了词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感慨,即使身处万里之遥,也能在酒桌前相聚,这是难得的缘分和幸福。然后,“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几句,则以词人自己的口吻,表达了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音乐的喜爱,无论是江南还是江北,他都最喜欢在风中吹奏乐曲。最后,“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则以友人的微笑和笛声的悠扬作为结尾,既展现了友人的才华和魅力,也表达了词人对于友情的深深感激和珍视。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友情的抒发,既有对音乐的热爱,也有对生活的感慨。词人以清新脱俗的笔触,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和与友人的欢聚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了词人内心的喜悦和温暖。
译文
在八月十七日,我和学生们一起从永安城楼出发,经过张宽夫的园林,等待月亮升起。偶然间我们得到了一些名酒,于是用金色的荷花形酒杯来斟酒给在座的客人。客人中有个叫孙彦立的,他擅长吹笛。我拿起笔来,不加思索地写下了这首词。
雨后的彩虹渐渐消失,秋空变得清澈,远处的山峦仿佛被染上了新绿。月光照在稀疏的桂树上,影子摇曳。谁会说今晚的月光不够明亮呢?在这万里无云的夜空中,嫦娥在哪里,驾驭着这一轮明月?寒冷的月光零乱地洒落,它又是为谁而照耀?
年轻的学生们跟随我一起游玩,在凉爽的夜晚,我们漫步在张家园的幽静小径上,周围是茂密的树木。我们共同举杯畅饮,虽然家在万里之外,但能在酒杯前相聚实在难得。我这一生,无论是在江南还是江北,最喜爱的就是面对微风,聆听这笛声。孙郎微笑着,坐下来吹奏笛子,那声音如同霜冻的竹管发出的清脆声响。
注释
永安城楼:指当时苏轼所在地的城楼。
张宽夫园:友人张宽夫的园林。
金荷:指金色的荷花形酒杯。
乐府长短句:指词,一种古代诗歌形式。
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时不加涂改。
断虹:雨后出现的彩虹。
霁雨:雨停。
姮娥:即嫦娥,中国神话中的月中仙女。
醽醁:美酒名。
孙郎:指孙彦立,善吹笛的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