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寄黄几复的赏析一
首联“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诗人以自己的居住地“北海”和友人的居住地“南海”相对比,表达了两人相隔遥远,即使想要寄书信给对方,也因为距离过远而无法送达,这里的“寄雁传书”是一个典故,指通过雁足传递书信,而“谢不能”则表明了这种传递方式的不可能。
颔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通过对比“桃李春风”和“江湖夜雨”,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和分别后的孤独岁月。前者描绘了春天里与友人共饮的欢乐场景,后者则表达了诗人在江湖漂泊中的寂寞和对友人的思念。
颈联“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诗人描述了自己简朴的生活和对物质的淡泊,即使家中只有四面墙,也不追求奢华;同时,即使生病也不寻求过度的治疗,这里的“三折肱”是一个典故,指多次治疗。
尾联“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诗人想象友人读书到老,头发已经白了,同时用“隔溪猿哭瘴溪藤”来比喻自己的悲伤和对友人的思念,猿猴的哀鸣声在瘴气弥漫的溪边藤蔓中回荡,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己与友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黄庭坚的代表作之一。
寄黄几复的赏析二
首联“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以对仗的句式,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隔遥远,无法通过书信交流的遗憾。这里的“寄雁传书”是一个典故,指的是古人通过雁足传递书信的方式,但诗人说“谢不能”,意味着即使有这样的方式,也无法实现他们之间的通信。
颔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通过对比,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场景。前者是春天里与友人共饮的美好时光,后者则是诗人在江湖漂泊,夜晚伴着孤灯度过的漫长岁月。这种对比强调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颈联“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简朴的生活状态和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即使家中只有四堵墙,也不追求奢华;即使生病,也不希望用极端的方法治疗,反映了诗人的清高和自持。
尾联“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诗人想象友人已经白发苍苍,仍在勤奋读书。而自己则在远方,只能听到溪水对面猿猴的哀鸣,这种声音在诗人心中引起了共鸣,加深了对友人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己与友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的孤独和对简朴生活的坚守。
寄黄几复的赏析三
首联“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诗人以自己的居住地“北海”和友人的居住地“南海”相对比,表达了两人相隔遥远,即使想要通过寄送书信的方式来传递思念,也因为距离过远而无法实现。
颔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通过对比“桃李春风”和“江湖夜雨”,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和分别后的孤独岁月。前者是欢乐的聚会,后者则是漫长的思念。
颈联“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诗人描述了自己简朴的生活和对友人的关心。即使家中贫寒,但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生活方式;同时,诗人也关心友人的健康状况,希望他不要过度劳累。
尾联“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诗人想象友人已经白发苍苍,仍在勤奋读书,而自己则在远方听着猿猴的哀鸣,感受着瘴气笼罩的溪边藤蔓,进一步加深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己和友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黄庭坚诗歌中的佳作。
译文
我住在北方的海边,而你则在南方的海边,我想要通过鸿雁传递书信来表达我的思念,但遗憾的是这不可能实现。记得当年我们在春风中欣赏桃李,共饮一杯酒,那是何等的快乐。然而,江湖漂泊,夜雨中孤灯下,转眼已是十年。你持家简朴,家中只有四面墙壁,你治病不求名利,即使多次失败也不放弃。我想你现在一定还在读书,头发都已经白了吧。在这瘴气弥漫的小溪边,我仿佛听到了隔溪的猿猴在哭泣,它们攀援在藤蔓上。
注释
北海:指北方的海域,这里比喻诗人居住的地方。
南海:指南方的海域,这里比喻黄几复居住的地方。
寄雁传书:古代传说雁能传递书信,这里指通过书信传递思念。
谢不能:表示遗憾,因为雁不能传递书信。
桃李春风: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色。
一杯酒:指与友人共饮的欢乐时光。
江湖:泛指四方各地。
十年灯:比喻时间的流逝。
持家:指管理家庭。
四立壁:形容家境贫寒,只有四面墙。
治病不蕲三折肱:意指不追求名利,即使多次失败也不放弃。
蕲:祈求。
三折肱:多次失败。
瘴溪:充满瘴气的小溪,瘴气是南方山林中的湿热之气,对人体有害。
藤:指藤蔓植物。
拼音
寄黄几复-音频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