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荆江亭即事-音频朗读
赏析
病起荆江亭即事的赏析一
首联“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中,“翰墨场”指的是文坛,“老伏波”是指汉代名将马援,这里用以比喻文坛上的老将;“菩提坊”是佛教地名,这里指佛教修行之地,“病维摩”则是指佛教中的维摩诘,这里用以形容修行者。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文坛的老将和修行的病者,表达了诗人对文坛和修行生活的不同态度。
颔联“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积水中没有鸥鹭飞翔,只有归家的牛儿悠闲地浮过水面,鼻尖露出水面。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颈联“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中,“陈无己”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字,这里用来指代诗人自己;“秦少游”是宋代文学家秦观的字,这里用来指代董传。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创作时的专注和与朋友交流时的自如。
尾联“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中,“正字”是指董传,这里用以表达对朋友的关心;“古藤州”是地名,这里用来指代董传的故乡。这两句诗通过询问朋友的境况和表达离别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文坛、修行、自然景物、创作态度和友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同时,诗中的语言平实而富有情感,形式上对仗工整,是苏轼诗歌中的佳作。
病起荆江亭即事的赏析二
首联“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以老将伏波和病维摩自比,表现了诗人在文学领域辛勤耕耘,却感到力不从心的无奈。伏波指东汉名将马援,以“老”来形容,暗示诗人已入暮年;维摩则指佛教中的维摩诘,以“病”来形容,暗示诗人内心的苦闷。
颔联“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鸥鹭不见,只有归牛悠闲地浮过水面,反映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颈联“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两种状态:一种是闭门造车,独自寻觅佳句;另一种是面对客人,挥毫泼墨,自如应对。
尾联“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感慨,正字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官职,而“不知温饱未”则反映了生活的艰辛。最后一句“西风吹泪古藤州”以秋风和泪水作结,更添凄凉之感。
病起荆江亭即事的赏析三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首联中,“老伏波”和“病维摩”分别借用历史人物和佛教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年老体衰、内心苦闷的心境。颔联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颈联通过“闭门觅句”和“对客挥毫”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专注和自如。尾联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译文
在文学的战场上我已老去,如同东汉的伏波将军;在菩提坊里,我像维摩诘一样病弱。靠近居住的地方积水成潭,不见鸥鹭的踪影,偶尔有归家的牛群,浮鼻渡水而过。
我闭门不出,独自寻觅诗句,如同陈无己那样专注;面对来访的客人,我挥毫泼墨,风度翩翩,仿佛秦少游再生。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已解决了温饱问题,秋风中,我不禁泪流满面,思念着远方的古藤州。
注释
翰墨场:指文学领域。
老伏波:指东汉名将马援,这里借指诗人自己。
菩提坊:佛教地名,这里指代佛教修行之地。
维摩:佛教中的维摩诘,这里借指诗人自己。
陈无己:唐代诗人陈子昂,这里借指诗人自己。
秦少游:宋代词人秦观,这里借指诗人挥毫泼墨的风度。
正字:指诗人的官职。
古藤州:指诗人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