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南楼书事-音频朗读
赏析
鄂州南楼书事的赏析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鄂州南楼所见的美景和所感的心情。诗的前两句“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站在南楼上,四周的山色和水光相接,一片翠绿的荷叶和荷花随风送来的香气,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
“凭栏十里”形容视野开阔,可以远眺很远的地方,而“芰荷香”则是指荷花的清香,这里的“十里”和“荷香”都是一种夸张的表达,用以强调景色的壮美和香气的浓郁。
诗的后两句“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清风和明月是自然界的元素,诗人说它们“无人管”,意味着它们自由自在,不受任何人的约束。而“并作南楼一味凉”则是说,清风和明月共同为南楼带来了一片清凉,这里的“一味凉”既指物理上的凉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黄庭坚诗歌中的清新、高远的艺术风格。
鄂州南楼书事的赏析二
首句“四顾山光接水光”描绘了诗人站在南楼上,四周环视,山色与水色相互辉映的景象。这里的“四顾”表明诗人的视野非常开阔,山光和水光的交织,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
第二句“凭栏十里芰荷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凭栏远望,十里之内的荷花香气扑鼻而来。这里的“十里”可能是一种夸张的表达,用以形容荷花香气的远溢和浓郁。
第三句“清风明月无人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清风和明月都是自然界的恩赐,它们的存在无需人为的管理和干预,自然而然地为人们带来凉爽和光明。
结尾句“并作南楼一味凉”是诗人对整体感受的总结。这里的“一味凉”不仅指清风明月带来的凉爽,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在南楼这个特定的空间,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和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无人管”和“一味凉”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鄂州南楼书事的赏析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鄂州南楼所见的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
首句“四顾山光接水光”,诗人站在南楼上,放眼望去,山色与水光相接,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这里的“四顾”表明诗人的视野开阔,所见景色壮阔。
第二句“凭栏十里芰荷香”,诗人依靠着栏杆,可以闻到远处飘来的菱角和荷花的香气,描绘出一幅清新宜人的夏日景色。
第三句“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诗人感受到清风和明月的凉爽,但这种凉爽似乎没有人能够管理,它们共同构成了南楼的一片清凉。这里的“无人管”也隐含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无主之感,以及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世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孤独和哀愁。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精炼,情感真挚,是黄庭坚诗歌中的佳作。
译文
站在南楼上四处望去,山色和水色相接,凭栏远眺,荷花的香气弥漫十里。清风和明月无人欣赏,它们共同构成了南楼的一片凉爽。
注释
四顾:环顾四周,向四面八方看去。
山光:山的景色,指山的自然美。
接水光:与水的光泽相接,形容山水相连的美景。
凭栏:倚靠在栏杆上。
十里:形容一段很长的距离,这里指的是很远的地方。
芰荷:芰(jì)即菱角,荷即荷花,泛指水生植物。
香:香气,这里指的是荷花的清香。
清风:清新的风。
明月:明亮的月亮。
无人管:没有人去控制或干预,形容自然景色的自由和不受约束。
并作:合在一起,共同构成。
南楼:指诗中所描述的楼,可能是指鄂州的某个楼台。
一味凉:一种清凉的感觉,形容清风明月带来的凉爽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