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
唐代

杜牧

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

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

复制

完善

送人-音频朗读

赏析

送人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描绘女子在鸳鸯帐中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和人生际遇的感慨。诗中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情感的深刻体验和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诗的开头两句“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描绘了女子在华丽的鸳鸯帐中,却感到孤独和悲伤。鸳鸯帐和暖芙蓉都是形容帐中的温馨和美丽,而“低泣关山几万重”则表现了女子内心的哀愁,她的悲伤如同穿越重重关山,深远而沉重。 接下来的“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两句,诗人通过对女子妆饰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明镜和钗股都是女子的妆饰,而“此生何处不相逢”则反映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即使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和地点,总会有些相遇和重逢。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通过对女子在鸳鸯帐中的情境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爱情和人生际遇的感慨。这首诗体现了杜牧作为“诗鬼”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艺术创作中追求情感真挚和意境深远的美学理念。

复制

送人的赏析二
“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深情的离别场景。鸳鸯帐象征着夫妻或情侣之间的和谐与温暖,暖芙蓉则暗示了帐内女子的美丽和温柔。这里的“暖”字既形容了帐内的温馨氛围,也反映了女子对离别的依依不舍。而“低泣关山几万重”则表达了女子在关山之外,因思念而悄然落泪,关山的重重叠叠形象地表现了距离的遥远和离别的痛苦。 “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 这两句诗中的“明镜半边”和“钗一股”分别指的是古代女子用来装饰自己的镜子的一半和一束发钗,常常作为定情信物。这里的信物象征着二人深厚的感情,以及离别后重逢的期盼。诗人通过“此生何处不相逢”的表达,既抒发了对重逢的渴望,也寄托了对未来可能相遇的乐观信念。这句话中的“何处不相逢”充满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间情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细节的把握,展现了杜牧对离别的深刻体验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离别的哀愁,又有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充分体现了杜牧作为中唐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复制

送人的赏析三
杜牧的《送人》一诗,以鸳鸯帐、芙蓉、关山等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既温馨又哀愁的送别场景。这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感慨,又寄寓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与祝福。 首句“鸳鸯帐里暖芙蓉”,诗人巧妙地以鸳鸯帐和芙蓉为象征,描绘出一个温馨而私密的场景。鸳鸯,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恩爱夫妻,而芙蓉则是美丽与纯洁的象征。诗人在此将二者结合,既表达了离别的依依不舍,又暗示了即将分别的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次句“低泣关山几万重”,笔锋一转,诗人以“低泣”和“关山几万重”两个元素,将情感从温馨转向哀愁。低泣,表达了离别的悲伤与不舍;而关山几万重,则暗示了分别后的距离与阻隔。这里的“关山几万重”不仅指地理上的距离,更象征着两人之间因离别而产生的心理距离。 后两句“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诗人以明镜半边和钗一股为喻,表达了离别并不意味着永别,而是暂时的分别。明镜半边,意味着离别后两人虽不能完整地在一起,但各自保留着对方的记忆与情感;钗一股,则象征着两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并未因离别而断裂。最后,诗人以“此生何处不相逢”作为结语,既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也体现了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深刻认识。 整首诗中,杜牧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他以鸳鸯帐、芙蓉、关山、明镜、钗等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既温馨又哀愁的送别场景。同时,诗人通过对离别与重逢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在艺术手法上,杜牧的《送人》一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长,既体现了诗人的高超技巧,也展现了其深厚的情感底蕴。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送别诗中的佳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欣赏。

复制

译文

在装饰着鸳鸯的帐子里,女子如温暖的芙蓉花一般美丽,却低声哭泣,她的悲伤仿佛穿越了重重的山关。 她对着半边的明镜整理着头发,插上一股钗,不禁感慨,在这一生中,我们又会在何处再次相逢呢?

复制

完善

注释

鸳鸯帐:装饰有鸳鸯图案的帐子,常用以象征夫妻或情侣。 暖芙蓉:形容帐中温暖而美丽,芙蓉即荷花,这里比喻女子的美貌。 关山:指山关,古代的关隘,这里比喻情感的重重障碍。 明镜:古代用来照见容貌的镜子。 钗一股:古代妇女的头饰,由两股簪子交叉而成。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