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音频朗读
赏析
山行的赏析一
《山行》是杜牧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深秋时节山间行走的美丽画卷。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诗人以远望的视角,描绘出一条蜿蜒曲折的石径通向寒山深处。寒山、石径、斜行,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深秋的萧瑟画卷,奠定了全诗清冷、静谧的基调。
次句“白云深处有人家”,诗人巧妙地运用“白云深处”这一意象,既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又暗示了山中有人家居住,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诗人突然转折,从远景转向近景,以停车观赏的动作为切入点,表达了对枫林晚景的深深喜爱。这里的“枫林晚”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枫叶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美丽。
末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以霜叶与二月花相比,突出枫叶经过霜打后更加红艳的特点,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也寓含了人生哲理:在经历过风雨和挫折后,人才能更加成熟和美丽。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深秋山间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独特感受。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山行的赏析二
《山行》这首诗是杜牧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山水田园诗,通过对深秋山间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诗人用“远上”和“寒山”两个词,描绘出山的深邃和秋天的清冷,同时“石径斜”则生动地描绘了山间小径的曲折蜿蜒,为整首诗定下了秋山幽深、寒凉的基调。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诗人巧妙地利用“白云生处”这一意象,使画面呈现出一种高远、空灵的境界,而“有人家”则给这空灵的境界增添了一丝人间的烟火气,使人感到亲切而自然。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诗人用“停车”和“坐爱”两个动词,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喜爱和留恋。而“枫林晚”则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枫树林的美丽景象,为下句铺垫。
最后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用“霜叶”与“二月花”作对比,形象地描绘了枫叶经霜后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艳的景象,既表现了诗人对枫叶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诗人的巧妙描绘,我们仿佛能看到那深秋的山间,石径斜斜,白云缭绕,枫叶如火,美不胜收。
山行的赏析三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以深秋山林为背景的七言绝句。诗中通过对山路的描绘,以及对枫林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诗人描绘了通往深秋山林的石头小路。这里的“远上”和“寒山”表现了山路的险峻和深秋的寒冷,而“石径斜”则描绘了小路的曲折和崎岖。
次句“白云深处有人家”,诗人描述了在白云深处发现了人家的情景。这里的“白云深处”表现了山的高峻,而“有人家”则暗示了山林的生机和人类的居住。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枫林中停下车来欣赏晚景的情景。这里的“停车坐爱”表明了诗人对枫林的喜爱,而“枫林晚”则描绘了枫叶在夕阳下的美丽。
尾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通过对枫叶的赞美,表达了对枫叶的喜爱。这里的“霜叶红”描绘了枫叶在霜后的鲜艳,而“红于二月花”则表明了枫叶的美丽胜过二月的花朵。
整首诗通过对山路的描绘,以及对枫林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和“白云深处有人家”既描绘了山路的险峻和山林的生机,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停车坐爱枫林晚”和“霜叶红于二月花”则表达了诗人对枫林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深秋山林的美丽,还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注释
山行:在山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时候的山。
石径:石子的小路。
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白云深处:指云雾缭绕的山林深处。
有人家:指山民居住的小屋。
停车:停下车来。
坐:因为。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红于:比……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