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音频朗读
赏析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的赏析一
首联“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诗人直言自己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无法自持。随着角声在夕阳下的楼台上孤独地响起,这种情感被进一步激化。角声通常带有哀愁和悲壮的意味,夕阳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衰老,两者结合,形成了一种深沉而苍凉的氛围。
颔联“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绘碧山和芳草来表达自己无尽的思念和难以消解的恨意。碧山象征着高远和恒久,而芳草则代表着生命的短暂和易逝。这种对比,更加深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颈联“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诗人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道理和真相的追求。睫毛就在眼前,却常常视而不见,如同真理往往被忽视或误解。而道,即真理或智慧,并非在身体之外,而是需要我们去寻找和领悟。
尾联“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诗人对友人张祜表达了由衷的敬仰和赞美。张公子,即张祜,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大量的诗作赢得了诗人的赞誉。诗人认为,张祜的诗歌才华足以轻视那些追求权力和地位的人,这也是对张祜高尚品格的肯定。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又展示了他对真理和友情的追求与赞美。通过巧妙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既深沉又动人的艺术效果。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的赏析二
杜牧的《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是一首表达对朋友张祜的怀念和赞赏的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九峰楼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张祜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百感中来不自由”,诗人表达了内心的种种感慨无法自制。这里的“百感中来”形容了内心的复杂情感,“不自由”则表现了情感的无法控制。
次句“角声孤起夕阳楼”,诗人描绘了夕阳下的九峰楼上传来的孤独角声。这里的“角声孤起”形容了角声的孤独和悲凉,“夕阳楼”则描绘了九峰楼的景象。
第三句“碧山终日思无尽”,诗人表达了终日对碧山的思念。这里的“碧山”指的是张祜的居所,“思无尽”则表现了诗人对张祜的深深思念。
第四句“芳草何年恨即休”,诗人表达了对芳草的离恨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芳草”象征着离别之情,“何年恨即休”则表达了诗人对离恨的期待。
第五句“睫在眼前长不见”,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对眼前事物的忽视。这里的“睫在眼前”比喻了忽视眼前的事物,“长不见”则表现了对眼前事物的忽视。
第六句“道非身外更何求”,诗人表达了追求道德和才华的思考。这里的“道非身外”意味着道德和才华在自身之内,“更何求”则表达了诗人对道德和才华的追求。
尾句“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诗人对张祜的才华和品格给予了高度赞赏。这里的“张公子”指的是张祜,“千首诗轻万户侯”则形容了张祜的诗才超越了世俗的功名利禄。
整首诗通过对九峰楼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张祜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的“百感中来不自由”和“角声孤起夕阳楼”描绘了内心的复杂情感和九峰楼的景象,而“碧山终日思无尽”和“芳草何年恨即休”则展现了诗人对张祜的思念和对离恨的期待。这首诗以其深情的情感和丰富的哲理,展现了杜牧作为唐代杰出诗人的艺术成就。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的赏析三
这首诗是杜牧寄给友人张祜的,诗中充满了对张祜的敬仰和对其才华的赞美。同时,杜牧也借由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才华与权力的独到见解。
首联“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诗人开篇即直抒胸臆,表达出内心复杂而深沉的情感。角声在夕阳映照下的楼台上孤独地响起,犹如诗人内心的呼喊,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迷茫。
颔联“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诗人以碧山和芳草为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无尽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碧山象征永恒,芳草象征生命的短暂与易逝,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颈联“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诗人通过比喻进一步表达了对真理和才华的追求。睫毛就在眼前,却常常视而不见,如同真理往往被忽视。而真正的道,即真理或智慧,并非在身体之外,而是需要我们去寻找和领悟。
尾联“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诗人对张祜的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张祜的诗歌才华足以使他轻视那些追求权力和地位的人,这也是对张祜高尚品格的肯定。
整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比喻,展示了杜牧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才华的敬仰,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和才华的独特见解。
译文
心中涌起百种感慨难以自由表达,孤零零的号角声在夕阳斜照的楼台上响起。
整日对着碧山思念无尽,看着这些夹道的芳草,离恨又哪一年能停止呢?
睫毛就在眼前却总是视而不见,有道是才华在身,又何必向别处追求呢?
有谁能够比得上你张公子,以上千首诗篇蔑视那万户侯。
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生动的比喻和独特的见解,成为了杜牧作品中的佳作,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注释
九峰楼:在今安徽贵池东南的九华门上。
角声:古代军中的号角声,此处借指孤寂、凄凉的声音。
碧山:借指远方的山峦,也象征着永恒。
芳草:借指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易逝。
睫在眼前长不见:比喻真理或真相常常被人们忽视。
道非身外更何求:指真正的道或真理并非在身体之外,而是需要我们去寻找和领悟。
张公子:指友人张祜。
千首诗轻万户侯:指张祜的诗歌才华足以使他轻视那些追求权力和地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