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小至的赏析一
这首诗写出了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不仅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诗的末二句写他由眼前景物唤起了对故乡的回忆。虽然身处异乡,但云物不殊,所以诗人教儿斟酒,举杯痛饮。这举动和诗中写冬天里孕育着春天气氛的基调是一致的,都反映出诗人难得的舒适心情。
全诗紧紧围绕“小至”的时令,叙事、写景、抒感,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情趣,切而不泛。开篇二句:“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是说冬至后白昼渐长,阳气渐舒,冬至既到,春天也就不远了。作者以咏叹笔调点明“阳生春来”与冬至的诗题紧扣,作为总起。中间两联:“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是分承:颔联,直承首联“冬至”的自然节令特征;颈联,直承冬去春来的景物特征;最后是尾联:“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它以抒情作结。在这无可奈何的情景下,就让儿子取酒来尽饮吧!“事”、“景”、“感”三者烘托,从中可自然地悟出诗人写的只能是“小至”时令,而断非其他什么节候,这正是诗人感受敏锐,立意高远,选材典型,热爱生活的不俗体现,正是:“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了。
小至的赏析二
这首诗通过对冬至节气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的描写,表现了冬至的到来和新的一年的开始。通过对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的描绘,反映了冬至节气的习俗和人们的活动。最后,通过对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冬至后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译文
时间流逝,冬至节气到来,阳光逐渐变长,春天又将到来。
在冬至这一天,人们开始绣五纹图案,吹动葭管,灰烬飞扬。
岸边等待着腊月的到来,柳树即将舒展;山上的梅花冲破严寒,准备绽放。
虽然身处异乡,但云彩和景物并无不同,教导孩子们举杯庆祝。
注释
天时人事:指时间的流逝和人的活动。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到达黄经270°,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晚最长。
阳生:阳光逐渐变长,白昼逐渐变长。
春又来:春天即将到来。
刺绣五纹:指绣制有五条纹路的图案。
吹葭六琯:吹动葭管,古代一种计时工具。
浮灰:飞扬的灰烬。
岸容:岸边的景色。
待腊:等待腊月的到来。
舒柳:柳树舒展枝条。
山意:山中的景象。
冲寒:冲破严寒。
放梅:梅花绽放。
云物:天空中的云彩和景物。
乡国:故乡。
教儿:教导孩子们。
覆掌中杯:举杯庆祝。
拼音
小至-音频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