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为六绝句
唐代

杜甫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夸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复制

完善

戏为六绝句-音频朗读

赏析

戏为六绝句的赏析一
这首诗是杜甫对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深刻思考。诗中,杜甫首先赞扬了庾信的文章成熟而老练,其文笔如凌云般高远、自如。接着,他批评了当代人对前人作品的轻视和嘲笑,认为这种态度是短视的,因为真正的文学价值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杜甫通过对王杨卢骆四人的文学风格的批评,指出他们的文风轻薄,不值得效仿。他强调,即使这些文人的身体和名声会消逝,但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如江河般,将会流传千古。 诗中还提到,即使卢王等人的文采飞扬,也比不上汉魏时期的风骚之作。杜甫呼吁文人应该追求更高的文学境界,而不是满足于平庸的成就。他提出,真正的才华和力量是难以被夸大的,当今的文人中,谁又能真正脱颖而出呢? 杜甫在诗中表达了对当代文学的担忧,同时也对古人的清词丽句表示了敬意。他提出,应该学习古人的优点,而不是盲目追随。最后,杜甫鼓励文人要有自己的创新,同时吸收多方的营养,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文学大师。

复制

戏为六绝句的赏析二
这组诗是杜甫对庾信、初唐四杰等前代诗人和诗文的评论。在这些诗中,杜甫展现了自己深厚的诗学造诣和对前人作品的独到见解。他既赞美了前人的成就,也批评了当时文坛的一些不良风气,同时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理念和追求。 第一首赞美庾信晚年诗文更趋成熟精妙,对当时轻薄庾信的人表示不满。第二首批评“初唐四杰”轻浮的文风,预言他们的名声将很快湮灭,而江河万古长流,其优秀诗文将永传不朽。第三首指出“四杰”诗文虽不及汉魏,但仍有近风骚之处,他们的诗是自己学习的典范。第四首认为今人作诗没有能超过“四杰”的,不必对古人求全责备,也不要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第五首强调创作要广泛吸取前人精华,兼收并蓄,而不必拘泥于一家,反对一味推崇古人,不求变化。第六首则强调不要一味模仿前人,要勇于创新,自成一格。 这组诗体现了杜甫的诗学观和创作理念,即尊重前人,但不盲从;学习前人,但求创新。他强调诗歌创作要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要广泛吸取前人的精华,但也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复制

戏为六绝句的赏析三
这首诗通过对庾信、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文学前辈的评价,批评了当时文人对前贤的轻视和对新风的追求。诗人主张既要尊重前贤,又要有所创新,倡导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诗中表达了对文学传统的尊重和对创新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发展的深刻思考。

复制

译文

庾信的文章到老年更加成熟,笔力纵横,意气风发。 今人轻视并批评流传下来的赋文,却不知前贤的伟大让后人敬畏。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在当时的文学成就,被轻薄地批评,从未停止。 你们这些人即使身名俱灭,也无法阻止文学的长河万古流淌。 即使卢照邻、骆宾王的文才,与汉魏文学相比略显逊色,接近风骚。 他们的文采如同龙文虎脊,驾驭自如,从首都经过时可见你们的身影。 才力难以超越这些前辈,现在有谁是出类拔萃的英雄? 有些人只是在翡翠兰苕上观望,还未曾潜入碧海中捕鲸。 不要轻视今人而偏爱古人,清新的词句必定与之相邻。 要努力攀登屈原、宋玉的高度,不要与齐梁的文学相提并论。 不要怀疑前贤的成就,相互继承并创新,谁是先谁为后? 摒弃伪体,亲近风雅,多向多位老师学习,才是你的老师。

复制

完善

注释

庾信: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 凌云:比喻文笔高超。 健笔:有力的笔触。 意纵横:意蕴深远,纵横自如。 嗤点:嘲笑,批评。 王杨卢骆:指当时的四位文人。 轻薄:轻浮,不庄重。 尔曹:你们。 龙文虎脊:比喻文章的文采飞扬。 历块过都:比喻文章的流传广泛。 翡翠兰苕:比喻美丽的词句。 鲸鱼碧海:比喻真正的才华和力量。 屈宋:指屈原和宋玉,战国时期的著名诗人。 齐梁:指南北朝时期的齐和梁两个朝代。 递相祖述:一代代的传承和发展。 风雅:指《诗经》中的《风》和《雅》,代表古代文学的正统。 伪体:指模仿或不真实的文学风格。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