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
唐代

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复制

完善

佳人-音频朗读

赏析

佳人的赏析一
杜甫的《佳人》,通过描绘一位避世而居的美女,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中不仅展现了美女的孤独生活,也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动荡和人性冷暖的思考。 首句“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设定了诗的背景,一位绝代美女独自生活在幽静的山谷中。接着,“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描绘了美女自称出身名门,却因世事变迁而流落至此,依靠草木为生。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反映了战乱给家庭带来的悲剧,兄弟被杀,家人离散。而“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则表达了即使官位高,也无法保护家人,反映出社会的残酷和无力。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诗人感慨世态的冷漠和人生的无常。接着,“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描述了丈夫的不忠和新欢的美貌,而“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则用鸳鸯比喻夫妻,表达了丈夫的不忠和对旧情的冷漠。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进一步强调了丈夫对新欢的宠爱和对旧爱的忽视。而“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则通过泉水的比喻,表现了美女内心的纯洁和外界的污浊。 诗的后半部分“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等句,描绘了美女和侍婢的艰苦生活。最后,“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以美女在寒冷中穿着单薄的衣服,黄昏时依靠着修竹的形象,结束了全诗,增添了一种凄凉和孤独的氛围。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通过对美女生活的描绘和对世态人情的反思,诗人传达了对时代动荡的忧虑和对人性冷暖的深刻思考。

复制

佳人的赏析二
这首诗以“绝代有佳人”起笔,展现了佳人幽居空谷的孤寂与坚韧。诗中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揭示了战乱时期的残酷与无情,以及世态炎凉下的人情淡薄。同时,诗人通过描绘佳人的日常生活与情感,展现了她的坚贞与高尚品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读来令人动容。

复制

佳人的赏析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佳人幽居山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佳人的同情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诗中“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和“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描绘了佳人的孤独和落魄。接着,“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和“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反映了佳人家族的悲惨遭遇。最后,“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则表现了佳人坚韧不拔、清高自守的品质。

复制

译文

有一位绝世佳人,幽居在空旷的山谷中。 她说自己是名门之后,却落魄到依附着草木生存。 关中地区曾经发生动乱,她的兄弟遭到屠杀。 官位再高又有什么用,连亲人的尸骨都无法收葬。 世态炎凉,万事变化无常,如同摇曳的烛光。 她的丈夫是个轻浮的人,有了新人就像美玉一样。 合欢花尚且知道按时开放,鸳鸯鸟也不会单独栖息。 只见新人欢笑,哪里听到旧人的哭泣。 在山中的泉水清澈,出了山的泉水就浑浊。 她的侍婢卖掉珠宝回来,牵起藤萝修补茅屋。 摘下的花朵不插在发间,采摘的柏子装满了手。 天气寒冷,她的翠绿衣袖单薄,日落时分她倚着修长的竹子。

复制

完善

注释

绝代:无与伦比,形容美女的美貌。 佳人:美女。 幽居:隐居。 良家子:出身名门的女子。 零落:流落,散落。 关中:指今陕西省中部地区。 丧乱:战乱,社会动乱。 骨肉:指亲人。 转烛:比喻世事的无常和短暂。 轻薄儿:轻浮的人。 新人:新娶的妻子。 合昏:指夫妻同房。 鸳鸯:比喻夫妻。 旧人:指前妻或旧爱。 泉水清:比喻美女内心的纯洁。 侍婢:女仆。 卖珠:卖掉珠宝。 牵萝:用藤蔓。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简陋房屋。 采柏:采摘柏树枝。 翠袖:形容女子衣服的颜色和质地。 修竹:修长的竹子。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