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左省杜拾遗-音频朗读
赏析
寄左省杜拾遗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对早朝大明宫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生活的观察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中情感复杂,意境庄严,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的关注和对个人职责的思考。
诗的开头四句“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描绘了诗人和其他官员们一同前往大明宫参加早朝的场景。他们步伐整齐地走向宫殿的丹陛,按照各自的官职分工,清晨随着皇帝的仪仗进入宫中,傍晚带着宫中的香气回家。这里的“丹陛”指宫殿前的红色台阶,“紫微”则指紫微星,这里用来比喻皇宫。
接下来的四句“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则转向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和对朝廷政治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年老,悲叹花朵的凋落,羡慕那些自由飞翔的鸟儿,能够在青云之上。同时,诗人认为当前的朝廷没有缺失,自己上书劝谏的机会也变得稀少。这里的“白发”象征年老,“青云”则指高远的天空,“谏书”是指劝谏皇帝的奏章。
整首诗情感复杂,意境庄严,通过对早朝大明宫的描绘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传达了诗人对朝廷生活的观察和对个人职责的思考。这首诗体现了岑参作为边塞诗人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艺术创作中追求情感真挚和意境深远的美学理念。
寄左省杜拾遗的赏析二
《寄左省杜拾遗》:岑参笔下的友情与忠诚
岑参的《寄左省杜拾遗》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杜甫的深深怀念与敬意的诗篇。在这首诗中,岑参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将友情与忠诚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对杜甫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社稷的忠诚之心。
开篇两句“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诗人便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了与杜甫在朝中共同任职的情景。这里的“联步趋丹陛”描绘了两人并肩行走在朝廷的壮丽景象,而“分曹限紫微”则暗示了他们在不同部门工作,却同样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而努力。这种共同的经历和追求,为后文的情感表达做了有力的铺垫。
接下来,“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诗人继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与杜甫共同参与朝会的情景。早晨,他们随着皇帝的仪仗队进入朝廷;傍晚,又带着御香的气息归来。这种日复一日的朝会生活,虽然充满了庄重与严肃,但也让他们之间的友情更加深厚。
然而,诗人并未满足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而是进一步表达了对杜甫的深深怀念与敬意。他写道:“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这里的“白发”与“花落”相互映衬,暗示了诗人与杜甫都已经步入晚年,而“青云”与“鸟飞”则表达了他们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尽管岁月已经让他们白发苍苍,但他们的心中依然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理想的追求。
最后两句“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诗人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友人的敬意。他认为圣朝并没有什么过失需要谏言,因此自己写的谏书也就少了。这既是对国家政治清明的赞美,也是对杜甫敢于直言进谏的敬佩。
整首诗中,岑参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将友情与忠诚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通过对过去共同经历的回忆,表达了对杜甫的深深怀念与敬意;通过对国家政治清明的赞美,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与对国家的忠诚。这种将个人情感与国家社稷紧密相连的写法,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岑参的《寄左省杜拾遗》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诗篇。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与杜甫之间的深厚友情,更让我们对诗人的忠诚之心与高尚品质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这首诗不仅是岑参对杜甫的致敬之作,更是他个人情感与思想的真实写照。
寄左省杜拾遗的赏析三
《寄左省杜拾遗》:岑参的深情厚谊与对时局的关切
岑参的《寄左省杜拾遗》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与对时局关切的诗篇。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与杜甫之间的深厚友谊,更通过寄赠的形式,传达出对当时政治时局的深深忧虑与关切。
首联“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诗人便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与杜甫在朝中共同履职的情景。“联步”与“分曹”两词,既表现了两人同朝为官、并肩作战的亲密关系,又暗示了他们职责不同、分工明确的官场现实。而“丹陛”与“紫微”作为皇宫与朝廷的象征,更凸显了两人身处权力中心的特殊身份。
颔联“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进一步描绘了两人日常的朝廷生活。无论是清晨随着皇帝的仪仗入朝,还是傍晚沾染着御香归来,都充满了对朝廷生活的生动描绘。这里的“天仗”与“御香”,既是对皇帝权威的颂扬,也是对两人身为朝廷重臣的自豪之情的流露。
然而,在描绘完两人的朝廷生活后,诗人并未满足于表面的繁华与热闹,而是转而关注更深层次的时局问题。颈联“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便以“白发”与“青云”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深深忧虑。这里的“悲花落”与“羡鸟飞”,既是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也是对当时政治时局的隐晦批评。诗人以花落的凄凉与鸟飞的自由为对比,暗示了朝廷中的种种不如意与束缚。
尾联“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则更是直接点明了诗人对时局的关切与忧虑。他深知朝廷中并非无缺漏之处,但由于种种原因,自己的谏书却越来越少。这里的“圣朝无阙事”并非真的认为朝廷完美无缺,而是反语讽刺,暗示朝廷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而“自觉谏书稀”则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无法直言进谏的无奈与苦闷。
整首诗中,岑参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将个人情感与时局关切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他通过对与杜甫共同履职的朝廷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通过对时局的隐晦批评与直接点明,表达了自己对政治现实的深深忧虑与关切。这种将个人情感与时局关切相结合的写法,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总的来说,岑参的《寄左省杜拾遗》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与对时局关切的诗篇。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与杜甫之间的深厚友谊,更让我们对当时的政治时局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
译文
我们一起步伐整齐地走向宫殿的丹陛,按照各自的官职分工。
清晨随着皇帝的仪仗进入宫中,傍晚带着宫中的香气回家。
我年老感叹花朵的凋落,羡慕那些在高远天空自由飞翔的鸟儿。
当前的朝廷没有缺失,我上书劝谏的机会也变得稀少。
注释
丹陛: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紫微:指紫微星,这里用来比喻皇宫。
天仗:皇帝的仪仗。
御香:宫中的香气。
白发:象征年老。
青云:高远的天空。
谏书:劝谏皇帝的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