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伤感-音频朗读
赏析
点绛唇·伤感的赏析一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哀愁的词,通过辽鹤归来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无法归去的无奈。
“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首句以“辽鹤归来”为引,借用古代传说,寓意自己虽然久别故乡,但心中始终思念着那片土地。而“故乡多少伤心地”则直接点出了词人对于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故乡带给他的无尽伤感。
“寸书不寄。鱼浪空千里。”词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想寄送书信给故乡的亲人,但无奈书信无法送达,只有空荡荡的江水波涛在千里之外回荡。这里的“鱼浪空千里”既是对无法传达思念的无奈,也是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凭仗桃根,说与凄凉意。”词人希望借助桃根(古代传说中的神女)的力量,将自己的凄凉之意传达给故乡的亲人。这里的“凭仗桃根”既是对自己无法亲自回到故乡的无奈,也是对自己心中凄凉之意的深刻表达。
“愁无际。旧时衣袂。犹有东门泪。”最后三句,词人用“愁无际”表达了自己无尽的忧愁和伤感。他回忆起自己离开故乡时的情景,那时的衣袂上还沾有东门送别的泪水。这里的“旧时衣袂。犹有东门泪”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词人通过辽鹤归来的典故和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法归去的无奈。同时,他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内心的凄凉之意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词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让人感受到了词人深深的情感世界。
点绛唇·伤感的赏析二
这首词以归乡为主题,上片“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开篇即表达了词人归乡时的复杂情感,辽鹤是古代神话中能够远飞的鹤,用以比喻词人自己,故乡的景物虽然依旧,但人事已非,引发了词人无限的伤心和感慨。
“寸书不寄。鱼浪空千里。”通过对书信不寄和鱼浪空荡的描写,表现了词人与故乡亲人音信隔绝的无奈和思念。
下片“凭仗桃根,说与凄凉意。”词人借助桃根(古代传说中的渡口),向故乡传达自己的凄凉和哀愁,表现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愁无际。旧时衣袂。犹有东门泪。”以词人的感慨作结,表达了词人心中无尽的愁绪,旧时的衣袂和东门的泪水,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
点绛唇·伤感的赏析三
这是一首充满深沉情感与怀旧思绪的词作,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过往的无限感慨。
“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开篇即点明主题,作者以“辽鹤”自喻,表达了远离故乡、久别重逢的感慨。故乡,这个曾经熟悉的地方,如今却充满了伤心和痛苦,让人不禁感到心酸。
“寸书不寄。鱼浪空千里。”这两句继续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无法传递心意的无奈。虽然身在异乡,但心中却始终挂念着故乡的亲人和朋友,希望能够寄去书信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书信无法送达,只能望着远方的鱼浪空自叹息。
下阕,“凭仗桃根,说与凄凉意。”作者借用了“桃根”这一典故,表达了自己想要向故乡的亲人或朋友倾诉凄凉心意的愿望。桃根,是东晋王献之的妾名,后指传递书信的人。这里,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借助“桃根”这样的信使,将自己的心情传达给故乡的亲人或朋友。
“愁无际。旧时衣袂。犹有东门泪。”最后三句,作者将自己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愁绪无边无际,无法消解。而那些旧时的衣袂,还残留着东门分别时的泪水。这里的“东门”可能指的是故乡的某个地方,是作者和亲人或朋友分别的地方。每当想起那个时刻,作者的心中就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故乡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过往的无限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让人读来不禁感到心酸和共鸣。
译文
像辽鹤一样归来,故乡有多少让人伤心的地方。简短的书信没有寄出,空有千里之外的思念。借助桃根渡口,向故乡传达我的凄凉和哀愁。愁绪无边无际,旧时的衣袂上,还留有东门的泪水。
注释
辽鹤:古代神话中能够远飞的鹤,这里比喻词人自己。
寸书:指简短的书信。
鱼浪:指水面上的波纹,这里比喻音信。
桃根:古代传说中的渡口,这里指故乡。
东门:指故乡的东门,这里泛指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