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云·晴岚低楚甸

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堪嗟。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愁宴阑、风翻旗尾,潮溅乌纱。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

复制

完善

渡江云·晴岚低楚甸-音频朗读

赏析

渡江云·晴岚低楚甸的赏析一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与离愁别绪的词。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赏析: 首先,词的上阕以写景为主,以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为背景,巧妙地引出了作者的内心情感。“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这几句词描绘了一个晴空万里、春色满园的场景,雁群在回暖的天气中飞翔,形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接着,“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词人突然惊觉春天的到来,并询问何时春天的气息能够渗透到山野人家之中。这里,词人通过“骤惊”一词,表达了对春天突然到来的惊喜和期待。 接下来,“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这几句词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各种花朵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卷。同时,“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词人以杨柳为喻,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繁荣,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词的下阕则以抒情为主,通过描绘离别场景,表达了词人的离愁别绪。“堪嗟。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这几句词描绘了词人乘船西行,离开家乡,前往远方的长安。这里的“清江东注”和“画舸西流”形成了一种对比,暗示了词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接着,“愁宴阑、风翻旗尾,潮溅乌纱。”词人通过描绘宴会的结束、旗帜在风中翻飞、潮水溅湿乌纱等场景,表达了离别时的愁苦和无奈。 最后,“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这几句词是词人的内心独白。他独自面对初弦月,身旁是停靠在水边的船只和茂密的蒹葭。他感到深深的悔恨和痛苦,只能不断地剔着灯花来排解内心的苦闷。这里的“沉恨处”和“时时自剔灯花”都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以及离别场景,表达了词人的离愁别绪和内心的痛苦。词中既有对春天的赞美和期待,也有对离别和孤独的感慨和无奈,展现了词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内心世界。

复制

渡江云·晴岚低楚甸的赏析二
这首词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上片“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描绘了晴朗的山岚低垂在楚地的田野上,温暖的气候使雁群回翔,雁阵在平沙上起飞,营造出一种春天生机勃勃的氛围。 “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美景的惊喜和对山中人家的向往。 “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通过对春天花朵的描写,表现了春天的绚烂多彩。 “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通过对杨柳的描写,表现了春天的茂盛和生机。 下片“堪嗟。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表达了词人对江水东流、船只西去的感慨,以及对长安的向往。 “愁宴阑、风翻旗尾,潮溅乌纱。”通过对宴会结束、风翻旗尾、潮水溅湿乌纱的描写,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忧愁和孤独。 “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通过对夜晚月亮和水边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词人夜晚的孤寂和沉思。 最后“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以词人夜晚独自剔灯花的动作作结,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愁绪和无尽的思念。

复制

渡江云·晴岚低楚甸的赏析三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来临时的自然美景,同时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忧愁和感慨。 首先,“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描绘了春天的早晨,晴空万里,薄雾低垂在楚地的田野上。温暖的天气使得大雁开始展翅飞翔,它们在平沙上形成了壮观的阵势。这里的“雁翼”和“平沙”都给人一种宏大的感觉,暗示着春天的气息已经弥漫在大地之上。 接着,“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表达了词人突然意识到春天已经来临的惊喜之情。他好奇地问自己,春天是什么时候悄悄地来到了山间的人家呢?这里的“骤惊”和“借问”都表现出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 然后,“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春天的花朵竞相开放,涂抹着香气和色彩,杨柳的枝条也变得更加柔软和茂盛,足以藏住乌鸦。这些景象都生动地展现出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下阕开始,“堪嗟”一词转折,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忧愁。他看到清澈的江水向东流去,而自己的画船却向西行驶,远离了长安这个繁华的地方。这里的“清江东注”和“画舸西流”都暗示着词人的离别和漂泊之感。 接着,“愁宴阑、风翻旗尾,潮溅乌纱”描绘了词人参加宴会时的情景。他感到忧愁,因为宴会即将结束,而风中的旗帜和潮水溅起的浪花都让他感到更加落寞和凄凉。 最后,“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描绘了词人夜晚在驿站中的情景。他独自面对初升的月亮,身旁是深邃的蒹葭和停泊的船只。他内心的忧愁无法排解,只能不时地剔去灯花来打发时间。这里的“沉恨处”和“时时自剔灯花”都深刻地表现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词人内心的忧愁,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与词人的孤独和苦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内涵。

复制

译文

晴朗的山岚低垂在楚地的田野上,温暖的气候使雁群回翔,雁阵在平沙上起飞。突然惊喜地发现春天就在眼前,想问何时能曲折地到达山中的人家。花朵散发出香气,色彩斑斓,盛开争艳。田间小路旁的杨柳,枝条千万,渐渐茂盛到可以隐藏乌鸦。 可叹啊,清澈的江水向东流去,装饰华丽的船只向西漂流,指向日下的长安。宴会结束时,风翻动着旗尾,潮水溅湿了乌纱帽。今夜正好是新月,船停靠在水边的驿站,蒹葭深处。在内心深处的愁绪中,时常独自剔着灯花。

复制

完善

注释

晴岚:指晴朗的山岚。 楚甸:指楚地的田野。 平沙:指平缓的沙地。 委曲:指曲折。 山家:指山中的人家。 涂香晕色:指花朵的香气和色彩。 盛粉饰:指花朵盛开,色彩斑斓。 陌头:指田间小路旁。 藏鸦:指树木茂盛到可以隐藏乌鸦。 清江:指清澈的江水。 画舸:指装饰华丽的船只。 长安:指当时的都城,今陕西西安。 宴阑:指宴会结束。 乌纱:指官员戴的乌纱帽。 舣蒹葭:指船停靠在蒹葭(一种水边植物)旁。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