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翠葆参差竹径成-音频朗读
赏析
浣溪沙·翠葆参差竹径成的赏析一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庭院景色的词,充满了生动和细腻的画面感。
“翠葆参差竹径成”,开篇即描绘出一片翠绿的竹林,竹径蜿蜒曲折,如同翡翠的华盖般层层叠叠,充满了生机与静谧。
“新荷跳雨泪珠倾”,接下来,画面转向了荷塘。新生的荷叶在细雨中跳跃,雨水如同泪珠般从叶尖滑落,溅起一片片晶莹的水花,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
“曲阑斜转小池亭”,继续向深处走去,一座小巧的亭子坐落在池塘的一角。曲折的阑干斜斜地延伸出去,仿佛在邀请人们前来休息,欣赏这美景。
下阕中,“风约帘衣归燕急”,描绘了风的动态和燕子的归巢。微风吹拂着帘子,仿佛在邀请燕子归来。燕子在风的催促下,急匆匆地飞回巢穴,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水摇扇影戏鱼惊”,水面上,扇子的影子随着水波摇曳,仿佛在与鱼儿嬉戏。鱼儿被惊动,纷纷跃出水面,为这宁静的池塘增添了几分生机。
“柳梢残日弄微晴”,最后一句以景结情,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的景象。柳梢上,残阳如血,映照出一片微晴的天空。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禅意,令人心旷神怡。
这首词通过对庭院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清新、宁静、生动、细腻的氛围。用词优美,意境深远,令人陶醉其中。
浣溪沙·翠葆参差竹径成的赏析二
这首词以夏日的景色为背景,上片“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描绘了夏日里青翠的竹林和小径,新长出的荷叶上跳动着雨滴,如同泪珠般倾泻而下,形象生动,充满了诗意。
“曲阑斜转小池亭。”通过对园林中曲折的栏杆和小池塘旁的亭子的描写,展现了一处幽静雅致的景色。
下片“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通过风中归来的燕子急切地穿过帘幕,水面波动使得扇影摇曳,鱼儿因戏水而受惊,表现了夏日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柳梢残日弄微晴。”以柳树梢头的残阳和晴好的天气作结,传达了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气氛,同时也暗示了一天即将结束的时刻。
浣溪沙·翠葆参差竹径成的赏析三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且充满生机的词,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夏日景象。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赏析:
“翠葆参差竹径成”,开篇即描绘了竹子的茂盛和翠绿,它们错落有致地生长,形成了一条蜿蜒的竹径。这里的“翠葆”指的是翠竹,“参差”则形容竹子的高低错落,形态各异,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新荷跳雨泪珠倾”,这句词描绘了夏日雨后荷塘的清新景象。新荷在雨后更加娇艳欲滴,荷叶上的水珠如同跳动的泪珠一般倾泻而下,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
“曲阑斜转小池亭”,这句词进一步描绘了小池亭的景致。曲折的阑干斜斜地转向小池亭,给人以幽静而雅致的感觉。小池亭作为整个画面的焦点,将周围的景色巧妙地串联起来。
下阕的“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则通过动态的画面来描绘夏日的生机和活力。风儿轻轻吹动帘衣,归来的燕子匆忙地穿过,营造出一种轻快的氛围。同时,水面上摇曳的扇影惊动了嬉戏的鱼儿,更增添了几分生动和趣味。
最后一句“柳梢残日弄微晴”,则将整首词推向了高潮。夕阳的余晖洒在柳梢上,将天空染成一片微红,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这里的“微晴”不仅指天气微晴,更暗指词人内心的愉悦和宁静。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美丽的夏日景象。词人用“翠葆”、“新荷”、“曲阑”、“小池亭”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宁静而雅致的空间。同时,通过“风约帘衣”、“水摇扇影”等动态的画面,增添了生机和活力。最后,以“柳梢残日弄微晴”作为结尾,不仅点明了时间和天气,更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愉悦和宁静。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韵律和谐,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词作。
译文
青翠的竹子沿着小径参差不齐地生长,新长出的荷叶上,雨滴落下又弹起,仿佛泪珠般倾泻。园林中的曲栏斜转,环绕着小巧精致的池塘亭子。
一阵风吹来,帘子随风摆动,归来的燕子急忙穿过帘幕,水面上的波动让扇影摇曳,水中的鱼儿因戏水而受惊。柳树梢头挂着西沉的太阳,在晴好的天气中洒下最后的微光。
注释
翠葆:指青翠的竹子。
参差:形容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
跳雨:形容雨滴落在荷叶上,又跳起的样子。
曲阑:曲折的栏杆。
帘衣:指帘子。
扇影:指水面上像扇子一样摇曳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