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中秋和子由-音频朗读
赏析
西江月·中秋和子由的赏析一
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感慨世事如梦,人生易老,而身边朋友稀少,月色也被云层遮挡,独自面对孤灯,凄凉之感油然而生。
首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词人直抒胸臆,感叹世事的虚幻和人生的短暂。秋凉是季节的转换,也是人生阶段的变化,几度秋凉,便是几度人生的意思。这种感慨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透露出词人深深的无奈和悲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夜风穿过长廊,吹动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词人借此描绘出一个静谧而凄凉的夜晚。同时,词人又观照自身,看到眉头和鬓角上已经出现了岁月的痕迹,更加深了他对人生易老的感慨。
下片“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词人进一步描绘了自身的处境,酒虽好却无人共饮,月亮虽明却被云层遮挡。这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是词人内心孤独和失落的象征。他渴望有人能与他共享这美好的月色,共饮这香醇的美酒,然而现实却是孤独一人,无人相伴。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在这中秋佳节,本是团圆之时,词人却只能独自面对孤灯,举杯向北,凄然神伤。这里的“北望”可能是指词人思念远方的亲人或朋友,也可能是指他对北方故土的深深眷恋。
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悲凉,词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身处境,表达了对人生、世事和孤独的深刻感受。词中虽无华丽的辞藻,却以真挚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打动了读者,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位伟大词人的卓越才华。
西江月·中秋和子由的赏析二
这首词反映了苏轼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人生世事如同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多少次秋天的凉爽?
“夜来风叶已鸣廊。”夜晚,风中的树叶在长廊中沙沙作响。
“看取眉头鬓上。”看看自己皱起的眉头和渐生的白发。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酒虽然不贵,却常因客人稀少而愁闷;明亮的月光也常被云层遮挡。
“中秋谁与共孤光。”中秋佳节,谁能与我共享这孤独的月光?
“把盏凄然北望。”手持酒杯,凄然地向北望去。
这首词通过对人生和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苏轼以其独特的词风,将个人的情感与哲理思考相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脱而又深沉的文人情怀。
西江月·中秋和子由的赏析三
这首词通过抒发词人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表达了一种超脱的人生态度和深沉的孤独感。上片“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以梦喻世事,以秋凉比人生,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虚无的感慨。“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通过夜晚风动树叶的声音和词人自己的皱纹白发,进一步强调了岁月流逝的无情。
下片“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通过酒贱客少和月明云妨的比喻,表达了词人对世态炎凉和孤独无依的感叹。“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则通过中秋无人共赏明月和词人独自北望的情景,加深了词人的孤独感和对亲人的思念。
译文
世间的万事不过是一场大梦,人生又能经历几次秋天的凉爽?到了夜晚,风吹动树叶发出声响,响彻回廊。看看自己的眉头,鬓角已经白发苍苍。
酒若是便宜了,常因为客人稀少而感到忧愁,月亮虽明,却时常被云遮挡。在这中秋之夜,又有谁能和我一起共享这孤独的月光呢?我只能端起酒杯,凄凉地望向北方。
注释
世事:世间的世事,指人生经历的各种事情。
一场大梦:比喻人生如同一场梦,短暂而虚幻。
人生几度秋凉:人生经历了多少个秋天的凉意,暗指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夜来:指夜晚。
风叶:风吹动的树叶。
鸣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好像在走廊中回响。
看取:观察,仔细端详。
眉头:额头的皱纹。
鬓上:鬓角的头发。
酒贱:酒质差,价格低廉。
常愁:常常感到忧愁。
客少:客人稀少,暗指孤独。
月明:月亮明亮。
多被云妨:常被云遮挡,指月光被云层遮挡,难以显现。
中秋: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
谁与共孤光:与谁一起欣赏这孤独的月光,表达孤独和寂寞。
把盏:持杯饮酒。
凄然:形容心情凄凉。
北望:向北眺望,可能暗含对远方亲人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