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伤怀离抱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

复制

完善

减字木兰花·伤怀离抱-音频朗读

赏析

减字木兰花·伤怀离抱的赏析一
这是一首情感深沉的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哀伤和对过往欢乐的怀念。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详细解释: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深深的离愁别绪。他感叹如果天空也有情感,那么它也会因为离别而显得苍老。这里,“伤怀离抱”直接描绘了离别的痛苦和忧郁,“天若有情天亦老”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增强了这种情感的表达力度。 “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离愁别绪的细腻和深远。作者将这种情感比喻为轻丝和波涛,既表达了其细微之处,又揭示了其深远的影响力。这种比喻方式使得情感更加生动具体,让人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 这两句描绘了作者眼前的景象,即停靠在岸边的扁舟,以及秋天里凋零的枫叶和荻花。这种景象既暗示了离别的事实,又增加了诗词的悲凉气氛。同时,这也为下文的情感表达做了铺垫。 “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 最后两句,作者开始怀念过去的欢乐时光。他感叹,如果仔细回想过去的欢乐,那么就会觉得现在的生活仿佛是在梦中。这里,“细想前欢”表达了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须著人间比梦间”则通过对比现实和梦境,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离愁别绪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哀伤和对过往欢乐的怀念。同时,诗词中的景象描绘也为情感表达增色不少,使得整首诗词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复制

减字木兰花·伤怀离抱的赏析二
离别的感伤:“伤怀离抱”开篇即表达了离别时的悲伤和不舍。 天若有情天亦老:使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离别之情的深沉,如果苍天有情,也会因感伤而老去。 细似轻丝渺似波:“此意如何?”后接“细似轻丝渺似波”,比喻离别的愁绪如丝如波,细腻而渺茫,难以捉摸。 秋日景色:“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描绘了秋日的景色,扁舟停靠岸边,枫叶和荻花在秋风中摇曳,索索作响,增添了萧瑟之感。 回忆往昔:“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欢乐时光的回忆,那些美好记忆仿佛梦境一般,却又真实地发生在人间。

复制

减字木兰花·伤怀离抱的赏析三
这是一首充满离别愁绪和感慨的诗词,以下是对其的详细解释: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 这两句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诗人感到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思念,仿佛连天空都因为感受到这种情感而变得苍老。这是一种极度的夸张和比喻,用以强调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诗人进一步描述这种情感的细腻和深远。这种离愁别绪如同细丝一般难以捉摸,又如同波涛一般深邃无际。诗人试图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心中深深的情感和无尽的思念。 “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 这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诗人在扁舟上,看着岸边的枫叶和荻花在秋风中摇曳,更增添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 最后两句,诗人开始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但他认为这些美好时光只能与梦境相比,无法与现实相提并论。这再次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了他深深的离愁别绪和对过去的怀念。他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构建了一个充满悲凉和感慨的世界,让读者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他的内心痛苦和无奈。

复制

译文

因离别的心情感到悲伤,如果天空有感情,也会因这种悲伤而老去。这样的心情到底如何呢?就像细丝一样细腻,像水波一样难以捉摸。 小船停靠在岸边,秋风中枫叶和荻花摇曳,发出索索的响声。我细细地回忆起往昔的欢乐时光,那些美好记忆仿佛梦境一般,但又确实发生在人世间。

复制

完善

注释

伤怀离抱:因离别而感到心情悲伤。 索索:形容风声或其他轻微的声音。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