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复制

完善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音频朗读

赏析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的赏析一
这首词描绘的是清明上巳节时西湖的繁华景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解析: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首句即点明时令和地点,清明上巳的西湖,一片繁华景象。清明上巳节,是古代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外出踏青、游玩,西湖作为一处名胜,自然是游人如织。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这里进一步描绘了西湖上的繁华。游人如织,车水马龙,大家都在争相猜测这些华丽的马车是从哪家来的。绿柳掩映下,红色的车轮和装饰精美的马车在道路上穿梭,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渐渐西下,游人们开始陆续离开。他们或清醒或微醺,相互招呼着离去,喧闹的声音回荡在西湖上。这句词通过描绘游人的离去,展现了西湖从繁华到宁静的转变。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最后两句词以景结情,表达了词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和喜爱。随着道路的弯曲和堤岸的倾斜,一路上都是盛开的花朵,直到城头。这里用“总是花”来形容西湖的美丽,表达了一种赞美和向往之情。 整首词语言生动,意境优美,通过对清明上巳节时西湖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于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于繁华与宁静、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共生的向往和追求。

复制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的赏析二
节日盛况:“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开篇即点明了时间背景是清明节,西湖的美景和节日的繁华尽收眼底。 游人如织:“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通过“争道”和“走钿车”描绘了节日里游人如织,车水马龙的热闹场面。 日暮时分:“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表现了日暮时分,游人们或醒或醉,相互结伴离去,气氛喧闹。 归途景色:“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通过“路转堤斜”和“总是花”描绘了游人归途中的景色,沿途都是盛开的花朵,直至城头。

复制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的赏析三
这是一首描绘清明上巳节时西湖美景和游人欢乐情景的诗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这两句诗开篇即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即清明上巳节的西湖,同时描绘了西湖的繁华景象。清明上巳节是古代中国的传统节日,此时万物复苏,春色满园,西湖的美景更是达到了极致。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这里描绘了西湖边繁华的街道和络绎不绝的游人。绿柳成荫,红色的车轮在街道上穿梭,精美的车辆上坐着各家的女子,她们身着华丽的衣裳,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随着日暮的降临,游人们开始纷纷离去。有的人酒意微醺,有的人清醒如初,但无论醒醉,他们都沉浸在西湖的美景和欢乐之中,欢声笑语不断。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这两句诗描绘了西湖周边的景色。道路蜿蜒曲折,堤岸斜斜,但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盛开的花朵。这些花朵点缀在西湖的每一个角落,为西湖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生机。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明上巳节时西湖的美景和游人的欢乐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节日的重视和欢乐气氛的营造,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的追求。

复制

译文

清明节的时候,西湖的景色格外美好,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片繁华的景象。游人们争相走在道路上,不知是谁家的华丽车辆在绿柳的映衬下穿梭而过。 日暮时分,游人们或醒或醉,相互结伴准备离去,一路上喧哗不已。沿着斜斜的堤岸前行,直到城头,一路上都是盛开的花朵,花香四溢。

复制

完善

注释

采桑子:词牌名。 清明上巳:指清明节,上巳是古代节日,一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后来与清明节合并。 争道:指游人众多,竞相争道而行。 绿柳:指春天的柳树。 朱轮:红色的车轮,这里指装饰华丽的车辆。 钿车:装饰有金花的车子。 相将:相互结伴。 喧哗:声音大而杂乱。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