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观
唐代

孟郊

谁言形影亲,灯灭影去身。

谁言鱼水欢,水竭鱼枯鳞。

昔为同恨客,今为独笑人。

舍予在泥辙,飘迹上云津。

卧木易成蠹,弃花难再春。

何言对芳景,愁望极萧晨。

埋剑谁识气,匣弦日生尘。

愿君语高风,为余问苍旻。

复制

完善

赠李观-音频朗读

赏析

赠李观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谁言形影亲,灯灭影去身”和“谁言鱼水欢,水竭鱼枯鳞”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变化无常,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复制

赠李观的赏析二
孟郊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卧木易成蠹,弃花难再春”,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时光的无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人李观的期望和寄托,希望他能够以高尚的情操,为诗人向苍天提问,寻求人生的真谛。

复制

赠李观的赏析三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理想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昔为同恨客,今为独笑人”和“愿君语高风,为余问苍旻”两句,表现了诗人从过去的怨恨到现在的豁达,以及对友人的期望和信任。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复制

译文

谁曾说我们形影不离,但当灯火熄灭,影子也就随之消失了。谁曾说鱼在水中游得多么快乐,但当水干了,鱼也就死去,鳞片也枯竭了。过去我们是共同怀恨的人,现在我却独自笑对人生。我舍弃了自己,在泥泞的车辙中挣扎,而你的身影却飘荡在高远的云层之上。躺着的木头容易生虫,被丢弃的花朵难以再次迎来春天。面对美好的景色,我却无法言说,只能忧愁地望着这凄凉的早晨。埋藏的剑,谁又能认出它的锋利?琴匣中的弦,日复一日地积累灰尘。我希望您能以高尚的情操,为我向苍天提问。

复制

完善

注释

谁言:谁曾说。 形影亲:形容形影不离的亲密。 灯灭影去身:灯一熄灭,影子就消失了,比喻人死后形影分离。 鱼水欢:鱼在水中游动的快乐。 水竭鱼枯鳞:水干了,鱼也就死了,鳞片也枯竭了。 昔为同恨客:过去是共同怀恨的人。 今为独笑人:现在却独自笑对人生。 舍予:舍弃我。 泥辙:泥泞的车辙,比喻艰难困苦。 飘迹:飘荡的踪迹。 云津:云层之上,比喻高远。 卧木易成蠹:躺着的木头容易生虫。 弃花难再春:被丢弃的花朵难以再次迎来春天。 何言对芳景:面对美好的景色,却无法言说。 愁望:忧愁地望着。 极萧晨:非常凄凉的早晨。 埋剑:埋藏的剑。 匣弦:琴匣中的弦。 日生尘:日复一日地积累灰尘。 愿君:希望您。 语高风:说出高尚的情操。 为余问苍旻:为我向苍天提问。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