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曲
唐代

孟郊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复制

完善

巫山曲-音频朗读

赏析

巫山曲的赏析一
这首诗描绘了巫山的壮丽景色和楚王的梦境。诗人通过“巴江上峡重复重”和“阳台碧峭十二峰”展现了巫山的雄伟与美丽。接着,诗人通过“荆王猎时逢暮雨”和“夜卧高丘梦神女”讲述了楚王在巫山的一次经历,以及他在梦中与神女的相遇。诗中的“轻红流烟湿艳姿”和“行云飞去明星稀”描绘了神女的美丽和神秘,而“目极魂断望不见”和“猿啼三声泪滴衣”则表达了诗人对神女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哀愁。

复制

巫山曲的赏析二
《巫山曲》是孟郊的代表作之一,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著称。诗中不仅描绘了巫山的自然景观,更通过楚王的梦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轻红流烟湿艳姿”等意象,将神女的美丽与巫山的云雾相结合,创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同时,诗中的“猿啼三声泪滴衣”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复制

巫山曲的赏析三
这首诗通过对巫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神秘传说的向往。诗中的“荆王猎时逢暮雨”和“夜卧高丘梦神女”不仅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背景,也反映了古代君王与自然、神话的紧密联系。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神女的形象描绘得既美丽又遥不可及,而“目极魂断望不见”和“猿啼三声泪滴衣”则深化了这种渴望与失落的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哲思和艺术魅力。

复制

译文

巫山的江水在峡谷中回旋流淌,阳台山上的青翠山峰险峻而高耸。楚王打猎时遇到了傍晚的雨,夜晚躺在高高的山丘上梦见了巫山的神女。神女的身影在轻淡的红雾和湿润的烟雾中显得格外美丽,随着云彩的飘动,星星也变得稀少。我极目远望,却看不见她的身影,只有猿猴的啼叫声,让我泪湿衣襟。

复制

完善

注释

巴江:指长江上游的一段,流经四川盆地。 上峡:指长江三峡中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重复重:形容山峰连绵不断,层层叠叠。 阳台:指巫山的一处名胜,阳台山。 碧峭:形容山峰青翠而险峻。 十二峰:指巫山的十二座山峰。 荆王:指楚国的君主,这里可能指楚襄王。 猎时:打猎的时候。 逢暮雨:遇到傍晚的雨。 夜卧高丘:夜晚躺在高高的山丘上。 梦神女:梦见了巫山的神女。 轻红:指轻淡的红色。 流烟:流动的烟雾。 湿艳姿:形容神女的美丽姿态因雨而显得湿润。 行云飞去:云彩随风飘动,如同飞走。 明星稀:星星稀少。 目极:眼睛看得很远。 魂断:形容极度思念,心神不宁。 望不见:看不见。 猿啼:猿猴的叫声。 泪滴衣:泪水滴落在衣服上。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