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终南山
唐代

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复制

完善

游终南山-音频朗读

赏析

游终南山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孟郊对终南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南山塞天地”一句,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山的雄伟,而“日月石上生”则形象地描绘了山的高峻和日月的明亮。诗人在山中体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在险峻环境中保持内心平静的重要性。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追求虚名的反思,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名声,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亲近。

复制

游终南山的赏析二
《游终南山》是孟郊的代表作之一,诗中不仅描绘了终南山的壮丽景色,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诗的前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终南山的宏伟与日月的辉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愿望。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自己的体验为例,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反映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复制

游终南山的赏析三
孟郊的这首诗以终南山为背景,通过对山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诗中“南山塞天地”和“日月石上生”两句,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山的高大和日月的明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而“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则描绘了山中独特的光影变化,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幽深的氛围。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山中人和路险心平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理解。最后,诗人以“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作结,表达了对追求功名的反思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超脱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复制

译文

终南山高大得仿佛填满了整个天地,日月在山石上显得格外明亮。夜晚,高耸的山峰上还留有景色,而深谷中即使在白天也显得昏暗不明。山中的人自然保持正直,即使道路险峻,内心也平静如水。长风吹动着松柏,发出的声音轻拂过无数清新的山谷。在这里,我后悔曾经读书追求虚名,每天接近那些不实在的名声。

复制

完善

注释

南山: 指终南山,位于中国陕西省,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 塞: 填满,充满。 天地: 天空和地面,这里指整个空间。 日月: 日出和月落。 石上生: 形容日月在山石上显得格外明亮。 高峰: 高耸的山峰。 夜留景: 夜晚的景色。 深谷: 深的山谷。 昼未明: 白天仍然昏暗不明。 人自正: 人自然地保持正直。 路险: 道路险峻。 心亦平: 内心平静。 长风: 强风。 驱: 吹动。 松柏: 松树和柏树,常用来象征长寿和坚韧。 声拂: 声音轻拂。 万壑: 指众多的山谷。 清: 清新,清澈。 即此: 就在这里。 悔读书: 后悔读书,指对追求功名的后悔。 朝朝: 每天。 浮名: 虚名,不实在的名声。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