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唐代
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入峡寄弟
唐代
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 未尝冒湍险,岂顾垂堂言。 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 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 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 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 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 泪沾明月峡,心断鹡鸰原。 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 因君下南楚,书此示乡园。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代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示孟郊
唐代
蔓草蔽极野,兰芝结孤根。 众音何其繁,伯牙独不喧。 当时高深意,举世无能分。 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尔其保静节,薄俗徒云云。
扬子津望京口
唐代
北固临京口,夷山近海滨。 江风白浪起,愁杀渡头人。
赴京途中遇雪
唐代
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 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乌噪野田。 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宿天台桐柏观
唐代
海行信风帆,夕宿逗云岛。 缅寻沧洲趣,近爱赤城好。 扪萝亦践苔,辍棹恣探讨。 息阴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鹤唳清露垂,鸡鸣信潮早。 愿言解缨络,从此去烦恼。 高步陵四明,玄踪得二老。 纷吾远游意,乐彼长生道。 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
岁暮海上作
唐代
仲尼既已没,余亦浮于海。 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 为问乘槎人,沧洲复何在。
题长安主人壁
唐代
久废南山田,叨陪东阁贤。 欲随平子去,犹未献甘泉。 枕籍琴书满,褰帷远岫连。 我来如昨日,庭树忽鸣蝉。 促织惊寒女,秋风感长年。 授衣当九月,无褐竟谁怜。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唐代
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 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相喜得,毕景共谈笑。 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 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
唐代
昔时风景登临地,今日衣冠送别筵。 醉坐自倾彭泽酒,思归长望白云天。 洞庭一叶惊秋早,濩落空嗟滞江岛。 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

孟浩然

唐代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入峡寄弟
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 未尝冒湍险,岂顾垂堂言。 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 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 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 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 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 泪沾明月峡,心断鹡鸰原。 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 因君下南楚,书此示乡园。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示孟郊
蔓草蔽极野,兰芝结孤根。 众音何其繁,伯牙独不喧。 当时高深意,举世无能分。 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尔其保静节,薄俗徒云云。
扬子津望京口
北固临京口,夷山近海滨。 江风白浪起,愁杀渡头人。
赴京途中遇雪
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 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乌噪野田。 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宿天台桐柏观
海行信风帆,夕宿逗云岛。 缅寻沧洲趣,近爱赤城好。 扪萝亦践苔,辍棹恣探讨。 息阴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鹤唳清露垂,鸡鸣信潮早。 愿言解缨络,从此去烦恼。 高步陵四明,玄踪得二老。 纷吾远游意,乐彼长生道。 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
岁暮海上作
仲尼既已没,余亦浮于海。 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 为问乘槎人,沧洲复何在。
题长安主人壁
久废南山田,叨陪东阁贤。 欲随平子去,犹未献甘泉。 枕籍琴书满,褰帷远岫连。 我来如昨日,庭树忽鸣蝉。 促织惊寒女,秋风感长年。 授衣当九月,无褐竟谁怜。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 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相喜得,毕景共谈笑。 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 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
昔时风景登临地,今日衣冠送别筵。 醉坐自倾彭泽酒,思归长望白云天。 洞庭一叶惊秋早,濩落空嗟滞江岛。 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