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天台桐柏观

海行信风帆,夕宿逗云岛。

缅寻沧洲趣,近爱赤城好。

扪萝亦践苔,辍棹恣探讨。

息阴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鹤唳清露垂,鸡鸣信潮早。

愿言解缨络,从此去烦恼。

高步陵四明,玄踪得二老。

纷吾远游意,乐彼长生道。

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

复制

完善

宿天台桐柏观-音频朗读

赏析

宿天台桐柏观的赏析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天台山桐柏观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道教修行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如“海行信风帆”、“夕宿逗云岛”等,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航行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采秀弄芝草”、“鹤唳清露垂”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摆脱世俗烦恼,追求长生不老的道教理想的向往。

复制

宿天台桐柏观的赏析二
孟浩然的《宿天台桐柏观》是一首充满道教色彩的山水诗。诗中,诗人以天台山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诗中的“愿言解缨络,从此去烦恼”和“乐彼长生道”等句,直接反映了诗人对道教修行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也体现了诗人对仙境的憧憬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复制

宿天台桐柏观的赏析三
这首诗是孟浩然在游历天台山时所作,通过对桐柏观周围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道教修行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扪萝亦践苔,辍棹恣探讨”展现了诗人深入自然、探索未知的勇气和好奇心。而“息阴憩桐柏,采秀弄芝草”则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找到心灵慰藉的情景。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启迪。

复制

译文

在海上乘着顺风的帆船航行,夜晚停留在云雾缭绕的岛屿上。远望着大海的景色,又喜爱赤城山的美丽。我攀援着藤萝,踩在苔藓上,停下船桨,自由地探索。在桐柏山的树荫下休息,采摘美丽的花和珍贵的草药。听鹤的叫声和清新的露水滴落,鸡鸣声提醒我潮水的涨落。我愿解开束缚,从此摆脱烦恼。高远地越过四明山,追寻两位仙人的踪迹。我心中充满了远行的愿望,喜欢那个追求长生不老的道路。早晚都望着传说中的三座仙山,云海广阔无边。

复制

完善

注释

海行信风帆:海行,指在海上航行;信风帆,指顺风的船帆。 夕宿逗云岛:夕宿,指夜晚住宿;逗,停留;云岛,指云雾缭绕的岛屿。 缅寻沧洲趣:缅寻,远望;沧洲,指大海。 近爱赤城好:赤城,指赤城山,位于浙江省天台县。 扪萝亦践苔:扪萝,攀援藤萝;践苔,踩在苔藓上。 辍棹恣探讨:辍棹,停止划桨;恣探讨,任意探寻。 息阴憩桐柏:息阴,休息在树荫下;憩,休息;桐柏,指桐柏山。 采秀弄芝草:采秀,采摘美丽的花;芝草,指灵芝,一种珍贵的草药。 鹤唳清露垂:鹤唳,鹤的叫声;清露,清新的露水。 鸡鸣信潮早:信潮,潮水按时涨落。 愿言解缨络:愿言,愿望;解缨络,解除束缚。 从此去烦恼:从此,从这里开始;去烦恼,摆脱烦恼。 高步陵四明:高步,高远的步履;陵,越过;四明,指四明山。 玄踪得二老:玄踪,神秘的踪迹;二老,指道教中的两位仙人。 纷吾远游意:纷,多;吾,我;远游意,远行的意愿。 乐彼长生道:乐,喜欢;彼,那个;长生道,指道教追求长生不老的道路。 日夕望三山:日夕,早晚;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云涛空浩浩:云涛,云海;空浩浩,形容广阔无边。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