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宋代

陆游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

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

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

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

复制

完善

文章-音频朗读

赏析

文章的赏析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名为《文章》。它主要探讨了文章的创作和欣赏,强调了文章的自然天成和纯粹无暇之美。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两句强调了文章的本质是天然而成的,而优秀的文章则是作者偶然间捕捉到的这种天然之美。它告诉我们,好的文章不是刻意雕琢出来的,而是作者自然而然、心领神会的结果。 “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文章的纯粹无暇之美。好的文章应该是完美无缺的,没有人为的痕迹,也不需要额外的修饰。这种纯粹之美是文章的最高境界,也是作者追求的最高目标。 “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这里诗人以古彝器为例,说明真正的艺术品无论是精巧还是拙朴,都是无法用人力来刻意追求的。它们之所以成为艺术品,是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天然的美感和价值。 “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这两句指出,汉朝虽然离先秦不远,但文章的风格和气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先秦时期的文章淳朴自然,而汉朝的文章则开始变得复杂而华丽。这里诗人对先秦时期的文章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对汉朝文章的变化表示了遗憾。 “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这两句描绘了胡部音乐的特点,即豪放的竹声和哀怨的弦音交织在一起。这里诗人用音乐来比喻文章的风格和气质,表达了对不同风格文章的包容和欣赏。 “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优秀文章的怀念和敬仰。后夔是古代传说中的音乐家,他的音乐作品被后人传颂千古。这里诗人以后夔为喻,表达了对古代优秀文章作者的敬仰和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代文章创作的不满和失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文章创作和欣赏的独到见解。它强调了文章的自然天成和纯粹无暇之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优秀文章的怀念和敬仰。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人们传颂的佳作。

复制

文章的赏析二
自然天成:“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表明诗人认为好文章如同自然生成,偶尔被有才华的人捕捉到。 无需雕饰:“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进一步说明真正的好文章纯净无瑕,不需要人为的修饰。 古器比喻:“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通过比喻古代的彝器(古代的礼器),无论是精巧还是笨拙,都不是人为刻意为之。 文化变迁:“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反映了诗人对文化逐渐变得繁复而失去原有淳朴的感慨。 音乐变化:“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可能指的是胡地的音乐,与中原音乐不同,带有豪放和悲伤的情感。 文化传承:“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夔是古代的乐官,这里诗人感慨后世再也没有像夔那样的人物,对文化传承的断层表示忧虑。

复制

文章的赏析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名为《文章》。它主要探讨了文章创作的自然与人为、古与今、质朴与华丽的关系,以及诗人对文章创作的独特见解。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开篇两句,诗人提出了文章创作的核心观点:好的文章是自然天成的,需要才华横溢的作者偶然间得到灵感和启示。这里强调了文章创作的自然性和灵感的重要性。 “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文章的自然美。诗人认为,真正的好文章是纯粹无瑕疵的,就像天然美玉一样,无需人为雕琢和修饰。这里,诗人批评了过分追求人为修饰和雕琢的文章创作倾向。 “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接下来,诗人用古彝器作为例子,进一步说明文章创作的自然美。古彝器是古人制作的器物,它们的美在于自然和质朴,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诗人认为,好的文章也应该像古彝器一样,自然质朴,无需过多的修饰和雕琢。 “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这两句诗,诗人对比了汉代和先秦时期的文章风格。他认为,虽然汉代离先秦时期不远,但文章风格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先秦时期的文章更加淳朴自然,而汉代的文章则开始追求华丽和修饰。 “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接下来,诗人批评了当时流行的胡部音乐。他认为,胡部音乐过于华丽和繁复,缺乏自然和质朴之美。这里,诗人用音乐作为例子,进一步说明了他对文章创作的看法:好的文章应该追求自然和质朴之美,而不是过分追求华丽和繁复。 “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古代优秀文章作者的怀念和敬仰。他认为,像后夔这样的优秀文章作者已经不复存在了,那么现在还有谁能写出像他们那样的好文章呢?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当前文章创作状况的忧虑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探讨文章创作的自然与人为、古与今、质朴与华丽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文章创作的独特见解和追求。他认为,好的文章应该追求自然和质朴之美,而不是过分追求华丽和繁复。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当前文章创作状况的忧虑和无奈。

复制

译文

文章本是天然生成的,偶尔被技艺高超的人捕捉到。它们纯净无瑕,哪里还需要人为的修饰呢?你看那些古代的彝器,无论是精巧还是笨拙,都不是人为刻意去做的。汉朝的文物虽然接近先秦,但已经和先秦的淳朴大不相同了。胡地的音乐是怎样的呢?它们豪放的竹乐和悲伤的弦乐交织在一起。像夔那样的乐官不再有了,千百年来,还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呢?

复制

完善

注释

文章:泛指文学创作。 天成:自然生成。 妙手:技艺高超的人。 粹然:纯粹的样子。 疵瑕:指玉上的斑点,比喻文章的瑕疵。 彝器:古代的礼器。 巧拙:巧妙和笨拙。 施:施加,这里指人为的修饰。 淳漓:淳朴和浮华。 胡部:胡地的音乐部门,这里指代胡地的音乐。 豪竹:指竹制的乐器,如笛、箫等。 哀丝:指悲哀的弦乐。 后夔:夔的后代,这里指像夔那样的乐官。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