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音频朗读
赏析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的赏析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名为《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得知北宋朝廷收复西京洛阳后的喜悦之情。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开篇两句,诗人用赞叹的笔调描写了白发将军的英勇,并以“西京昨夜捷书来”的喜讯,点明了诗的主旨。这两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白发将军的敬仰,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收复失地的喜悦和自豪。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接下来,诗人用“胡儿”指代金人,以“千年计”来形容金人的狂妄自大,而以“天意”来表明宋朝的复兴是天意所归。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金人的轻蔑和对宋朝复兴的坚定信心。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宋朝的复兴是天意所归,也表现了诗人对宋朝历代皇帝的敬仰和感激之情。诗人以“雨露”来比喻皇帝的仁恩,以“疾风雷”来形容中兴的赦令,形象地表达了宋朝复兴的迅猛和势不可挡。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最后两句,诗人以想象之笔描绘了寒食节时,朝陵的使者们经过的驿路上,梨花盛开的景象。这里的“梨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勃发,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昌盛。诗人以这样的景象来结尾,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复兴的美好祝愿,也展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复兴的喜悦和自豪,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美好祝愿。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的赏析二
胜利喜讯:首联“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表达了诗人对老将军的赞扬和对西京收复消息的欣喜。
敌人的图谋:“胡儿敢作千年计”描绘了敌人长期的侵略计划,而“天意宁知一日回”则表达了天意难测,胜利来得突然,打破了敌人的图谋。
国家恩泽:“列圣仁恩深雨露”赞美了历代皇帝的仁政,如同雨露滋润万物。
中兴气象:“中兴赦令疾风雷”形容国家中兴的赦令如同迅疾的风雷,展现了国家复兴的力度和速度。
春天景象:“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通过梨花盛开的景象,暗示了国家的春天和希望。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的赏析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名为《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听到收复西京的捷报后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和期望。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首联直接描述了诗人听到捷报时的惊喜和感慨。虽然将军已经白发苍苍,但听到收复西京的消息,仍然感到无比振奋。这里的“壮哉”不仅是对将军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振兴国家的强烈愿望。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颔联表达了诗人对敌人的轻蔑和对天意的敬畏。敌人自以为可以长久占据中原,但天意难测,他们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就失去所占之地。这里的“天意”既是对自然规律的认同,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颈联进一步强调了国家中兴的希望。历代圣明的君主都以仁政恩泽百姓,如今国家又发布了赦令,如同疾风骤雨一般迅速而有力。这里的“列圣仁恩”和“中兴赦令”都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政策的认同和期望,也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尾联则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复兴的喜悦和期待。他想象着在寒食节这一天,朝陵的使者们会沿着驿路前行,沿途的梨花盛开,如同国家复兴的征兆一般。这里的“梨花处处开”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寓意着国家繁荣、人民安乐的景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听到收复西京捷报后的喜悦之情,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和美好愿景。他希望国家能够中兴,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同时也表达了对历代圣明君主的敬仰和对天意的敬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
译文
白发的老将军依然英勇壮烈,昨夜我们收到了西京大捷的消息。敌人怎敢做出千年的侵略计划,哪里知道天意的转变如此之快。历代皇帝仁慈的恩泽深厚,如同雨露滋润;国家中兴的赦令迅疾如风雷。我猜想在寒食节祭拜祖坟的使者,将会看到驿路上处处盛开的梨花。
注释
西京:指唐代的东都洛阳,宋代沿用此称。
捷书:报捷的书信,即战事胜利的消息。
胡儿: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贬称,这里指金兵。
列圣:指历代皇帝。
仁恩:仁慈的恩惠。
中兴:国家由衰转盛。
赦令:赦免的命令,这里指国家复兴的政策。
寒食: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清明节前一天。
朝陵使:指节日里去祭拜祖坟的人。
驿路:古时传递文书的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