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
宋代

柳永

前时小饮春庭院。悔放笙歌散。归来中夜酒醺醺,惹起旧愁无限。虽看坠楼换马,争奈不是鸳鸯伴。

朦胧暗想如花面。欲梦还惊断。和衣拥被不成眠,一枕万回千转。惟有画梁,新来双燕,彻曙闻长叹。

复制

完善

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音频朗读

赏析

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的赏析一
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在春夜饮酒后的心境,以及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词的上片以“前时小饮春庭院”开头,引出了词人在春夜庭院饮酒的场景。他感到后悔的是,那场笙歌宴席的结束,留下了他独自面对寂寥的夜晚。随着酒精的作用,他陷入深深的愁绪中,这些愁绪似乎都是旧日的记忆所引发的。他感叹自己虽然能像石崇那样以珠换得美人绿珠,但终究不能与她成为鸳鸯伴侣,共度一生。 词的下片则进一步描绘了词人的内心世界。他朦胧中想起了如花似玉的美人脸庞,想要进入梦境去追寻,但又被惊醒,无法入睡。他裹着被子,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思绪万千。最后,他听到了画梁上新来的双燕在清晨的叹息声中醒来,这更加深了他的孤独和无奈。 整首词通过描绘词人春夜饮酒后的心境,表达了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他渴望与心爱的人共度一生,但现实却让他无法实现这个愿望。他只能在深夜独自饮酒,回忆过去,感受孤独和无奈。同时,词中的双燕也象征着他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但最终只能落得长叹的结局。

复制

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的赏析二
柳永在这首词中巧妙地运用了春夜的背景和深夜的寂静,通过“前时小饮春庭院”开篇即描绘了春夜中饮酒的场景,而“归来中夜酒醺醺”则表现了词人酒后的迷离状态。词中“虽看坠楼换马,争奈不是鸳鸯伴”透露了词人对过去爱情伴侣的怀念,以及现实中的孤独。词末“惟有画梁,新来双燕,彻曙闻长叹”通过双燕的比喻,进一步强化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往昔的哀叹。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柳永词作的婉约风格。

复制

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的赏析三
这首词描述了一位男子在春夜饮酒后,心中涌起深深的孤寂和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解析: “前时小饮春庭院。悔放笙歌散。”开篇两句,词人描述了自己在春日的庭院中小酌,笙歌悠扬,然而,当笙歌散去,词人却感到了深深的懊悔。这种懊悔或许是因为笙歌的结束,让他从欢乐中回到了现实,感受到了深深的孤独。 “归来中夜酒醺醺,惹起旧愁无限。”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词人的心境。深夜归来,酒意醺醺,然而这种醉意并没有带来解脱,反而引发了词人深深的旧愁。这种旧愁可能来自于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可能来自于他对现实中孤独的感受。 “虽看坠楼换马,争奈不是鸳鸯伴。”这两句词中,“坠楼换马”可能是一个典故,用来形容豪华的生活或者追求名利的行为。然而,词人却表示,尽管他能过上这样的生活,但他所追求的并不是这些,他渴望的是有一个可以共度一生的伴侣,即“鸳鸯伴”。 下片开始,“朦胧暗想如花面。欲梦还惊断。”这两句描绘了词人在醉意朦胧中,思念着某个如花似玉的女子,想要在梦中与她相会,然而却被现实惊醒。这种无法实现的愿望,更加深了他的孤独和思念。 “和衣拥被不成眠,一枕万回千转。”这两句描述了词人因思念而无法入睡的情景。他躺在床上,和衣拥被,然而却无法入眠,思绪万千,辗转反侧。 “惟有画梁,新来双燕,彻曙闻长叹。”最后三句,词人将视线转向窗外,看到画梁上新来的双燕,它们在清晨的曙光中欢快地鸣叫。然而,词人却只能听到自己的长叹声,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他的孤独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词人在春夜饮酒后的心境,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现实中孤独的感受,以及对美好爱情的渴望。词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复制

译文

之前在春天的庭院里小酌,后悔让音乐和歌声散去。半夜时分醉意浓重地回来,引起了无限的往昔忧愁。虽然看着事物变换,怎奈没有恩爱的伴侣相伴。 在朦胧中暗自回想她如花的面容,想要入梦却又被突然打断。穿着衣服抱着被子却无法入睡,枕头上辗转反侧,思绪万千。只有画梁上新来的一对燕子,直到天亮都听到它们长长的叹息。

复制

完善

注释

笙歌:指音乐歌声。 散:结束,散去。 中夜:半夜。 酒醺醺:形容醉意浓重。 惹起:引起。 旧愁:往昔的忧愁。 坠楼换马:形容事物的变换。 争奈:怎奈,无奈。 鸳鸯伴:比喻恩爱夫妻。 朦胧:模糊不清。 如花面:形容女子美丽的面容。 惊断:突然中断。 和衣:穿着衣服。 拥被:抱着被子。 不成眠:无法入睡。 一枕:枕头。 万回千转:形容思绪纷乱,辗转反侧。 画梁:有彩绘的房梁。 新来:最近来的。 双燕:两只燕子。 彻曙:直到天亮。 长叹:长长的叹息。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