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赏析
定风波·自春来的赏析一
这首词是北宋词人柳永的《定风波·自春来》。它主要描述了一个女子从春天开始,因思念远方的情人而陷入深深的愁苦之中的情感。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自春天到来以来,鲜花绿叶都显得如此惨淡,她的心情也随之变得忧郁,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太阳已经照到了花梢,黄莺在柳枝间穿梭,但她仍然赖床不起,压在香衾下,不愿面对现实。
“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她肌肤的细腻和头发的柔软都显得无力,整天都厌倦梳妆打扮。
“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她无法忍受这种痛苦,怨恨那个薄情的男人一去不复返,连音信都没有。
下片则开始反思和后悔。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早知道会这样,真后悔当初没有把他留住。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如果当初能把他留在身边,只让他读书写字,就不会有这样的痛苦了。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我应该一直陪在他身边,不离开他,哪怕只是陪他坐着,帮他做些针线活也好。
“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和我一起,这样就不会让青春年华白白浪费了。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女子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悔恨,读来令人感同身受。同时,也表达了对青春的珍惜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定风波·自春来的赏析二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的《定风波·自春来》,通过描写一位女子对爱人的思念和悔恨,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的感慨。
首句“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描绘了女子自春天以来,心中充满了愁绪,对世间一切事物都感到厌倦。
第二句“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描述了女子在春日暖阳下,莺歌燕舞之际,仍躺在床上不愿起床。
第三句“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表达了女子整日懒散,不愿梳妆打扮。
第四句“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透露了女子对爱人的怨恨,因为他的薄情离去,音讯全无。
第五句“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表达了女子对过去的悔恨,如果早知道会这样,就应该把爱人留在身边。
第六句“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描绘了女子想象着如果能留住爱人,就会让他陪在自己身边,一起读书吟诗。
第七句“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表达了女子希望爱人能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一起做针线活。
第八句“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进一步表达了女子希望爱人能陪伴自己,不要让青春虚度。
整首词通过对女子对爱人的思念和悔恨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定风波·自春来的赏析三
《定风波·自春来》是柳永的一首描写春日闺怨的词。词中上片通过“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开篇,描绘了春天景色虽美,但女子因思念远方的爱人而感到愁闷。接着,“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进一步描绘了春日的景色,以及女子因思念之情而无心梳妆的慵懒状态。下片则转入抒情,通过“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厌倦和对爱人的思念。最后,“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表达了女子对当初未能留住爱人的后悔,以及对未来时光虚度的无奈。这首词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和对女子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女子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虚度的无奈。整首词语言细腻,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译文
自从春天来临,绿色的树叶和红色的花朵都让人感到愁苦,我的心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太阳升到了花枝的梢头,黄莺在柳树间穿梭,我却依然压着绣花的被子躺在床上。温暖的皮肤失去了光泽,发髻松散,整日里厌倦了打扮。无奈,我恨他无情地离去,连一封书信都没有留下。
早知道会这样,我真后悔当初没有把马鞍锁起来。在书房里,我只给他纸和笔,让他一直陪伴着我吟诗作赋。我会一直陪伴着他,不让他离开,手里闲闲地拈着针线,与他一起度过时光。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起,不让年轻的岁月白白流逝。
注释
定风波:词牌名。
惨绿愁红:形容女子因思念而无心欣赏春天的美景。
可可:无所谓,不在意。
香衾:指绣有香花的被子。
暖酥消:形容女子因思念而无心打扮。
腻云亸:形容女子的发髻松散。
鸡窗:指书窗,书房。
蛮笺象管:指纸和笔。蛮笺是纸的一种,象管是象牙制成的笔管。
吟课:指吟诗作赋。
镇:总是,一直。
针线闲拈:指女子做女红的动作。
拼音
定风波·自春来-音频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