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驼悲
唐代

李贺

落魄三月罢,寻花去东家。

谁作送春曲,洛岸悲铜驼。

桥南多马客,北山饶古人。

客饮杯中酒,驼悲千万春。

生世莫徒劳,风吹盘上烛。

厌见桃株笑,铜驼夜来哭。

复制

完善

铜驼悲-音频朗读

赏析

铜驼悲的赏析一
这首诗以春天的结束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落魄三月罢”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失意的心情,而“寻花去东家”则透露出诗人对春天的留恋。“谁作送春曲,洛岸悲铜驼”两句,通过铜驼的悲伤,象征了春天的离去和生命的无常。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复制

铜驼悲的赏析二
李贺的这首诗充满了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流逝的哀叹。诗中“桥南多马客,北山饶古人”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边是繁华的人间,一边是寂寞的墓地,这种对比加深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受。“客饮杯中酒,驼悲千万春”则通过饮酒的动作和铜驼的悲伤,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和哀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复制

铜驼悲的赏析三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结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的“生世莫徒劳,风吹盘上烛”两句,是对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提醒人们不要在无谓的忙碌中虚度光阴。而“厌见桃株笑,铜驼夜来哭”则通过桃树的笑和铜驼的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复制

译文

三月的失意已经结束,我去寻找春天的踪迹,向东边的人家走去。 是谁在弹奏送别春天的曲子,洛阳河畔的铜驼也感到悲伤。 桥的南边有许多骑马的行人,山的北面埋葬着许多古人。 我饮酒时,铜驼也在为逝去的春天感到悲伤。 人生在世不要白白辛苦,就像风吹动着盘子里的蜡烛。 我讨厌看到桃树开花的样子,铜驼在夜里哭泣。

复制

完善

注释

落魄:形容失意、潦倒。 罢:结束,这里指的是时间的流逝。 寻花:寻找春天的花,比喻寻找春天的踪迹。 东家:指东边的邻居或东边的人家。 送春曲:即送别春天的曲子。 洛岸:指洛阳的河岸,洛阳是唐代的东都,这里泛指繁华之地。 悲铜驼:铜驼是古代的一种装饰物,这里用来象征春天的结束和时光的流逝。 桥南:桥的南边。 马客:指骑马的行人。 北山:指山的北面,这里可能指墓地或荒凉之地。 饶:多,丰富。 古人:指已故的人。 客:指诗人自己或泛指行人。 杯中酒:指饮酒。 驼悲:铜驼的悲伤,象征春天的逝去。 生世:人生世界。 徒劳:白白辛苦,无功而返。 盘上烛:指放在盘子里的蜡烛。 厌见:讨厌看到。 桃株笑:桃树开花的样子,比喻春天的美景。 夜来哭:夜晚的悲伤。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