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歌
唐代

李贺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

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缃烟。

筝人劝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问谁?

不须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

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

漏催水咽玉蟾蜍,卫娘发薄不胜梳。

羞见秋眉换新绿,二十男儿那刺促?

复制

完善

浩歌-音频朗读

赏析

浩歌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神话元素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英雄无主的感慨。诗中“南风吹山作平地”和“帝遣天吴移海水”描绘了自然界的宏伟变化,而“王母桃花千遍红”和“彭祖巫咸几回死”则反映了神话中长生不老的愿望与现实的生死轮回。诗人通过这些对比,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英雄命运的思考。

复制

浩歌的赏析二
李贺的这首诗充满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英雄理想的追求。诗中的“青毛骢马参差钱”和“娇春杨柳含缃烟”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而“筝人劝我金屈卮”和“神血未凝身问谁”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对精神追求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展现了诗人对英雄理想的执着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复制

浩歌的赏析三
《浩歌》是李贺诗歌中的一首杰作,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著称。诗中“买丝绣作平原君”和“有酒唯浇赵州土”表现了诗人对英雄理想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不满。而“漏催水咽玉蟾蜍”和“卫娘发薄不胜梳”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时间流逝和生命脆弱的主题。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英雄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复制

译文

南风吹过,山峦变得平坦,天帝命令水神将海水移走。 西王母的桃花千次绽放,彭祖和巫咸经历了多少次的生死轮回? 骏马的毛色斑驳,春天的杨柳在浅黄的烟雾中摇曳。 弹筝的人劝我举起金杯,但我的精神尚未凝聚,我该问谁? 不必随意饮酒,世上的英雄本就没有固定的主人。 买丝线绣制平原君的像,有酒只浇在赵州的土地上。 时间催促着,声音低沉如同水声,月亮如同玉蟾蜍。 卫国的美女发丝稀疏,难以梳理。 羞于见到秋天的眉毛换成新绿,二十岁的男儿怎能如此急促?

复制

完善

注释

南风:指南边的风。 帝:指天帝。 天吴:古代神话中的水神。 王母:指西王母,神话中的女神。 桃花:指桃花,常用来象征美好。 彭祖:传说中的长寿仙人。 巫咸:古代传说中的巫师。 青毛骢马:指毛色青黑的骏马。 参差钱:形容马的毛色斑驳。 缃烟:浅黄色的烟雾。 筝人:弹筝的人。 金屈卮:指金制的酒杯。 神血:指神灵的血液,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的精神。 丁都护:指丁令威,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浪饮:随意饮酒。 买丝绣:指用丝线绣制。 赵州:指古代赵国的地域。 漏催:指时间的流逝。 水咽:形容声音低沉。 玉蟾蜍:指月亮。 卫娘:指卫国的美女。 秋眉:指秋天的眉毛,这里指美女的眉毛。 刺促:形容急促。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