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唐代

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复制

完善

七夕-音频朗读

赏析

七夕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七夕这个特殊的节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感慨。首句“别浦今朝暗”以江边的昏暗景象,暗示了别离的悲伤。接着“罗帷午夜愁”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孤独和忧愁。诗中的“鹊辞穿线月”和“花入曝衣楼”运用了七夕的传统意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两句“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则以钱塘美女的比喻,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复制

七夕的赏析二
李贺的这首诗以七夕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相结合。诗中的“鹊辞穿线月”不仅描绘了七夕夜晚的月亮,也隐含了牛郎织女相会的浪漫传说。而“花入曝衣楼”则通过萤火虫的飞舞,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梦幻的氛围。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复制

七夕的赏析三
这首诗通过对七夕夜晚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天上的月亮与人间的期盼相对照,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渴望。而“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则以钱塘美女的形象,象征了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易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生动,是李贺诗歌中的佳作。

复制

译文

今天江边的别离之地显得格外昏暗,女子的床帐中充满了午夜的忧愁。鹊鸟离去,月亮细小如同穿线,萤火虫飞入了晾晒衣物的楼台。天上的月亮被云层遮挡,人间仰望着弯弯的月亮。杭州的钱塘,美丽的女子,正值又一个秋天。

复制

完善

注释

别浦:指江边的别离之地。 今朝:今天。 暗:指天色昏暗。 罗帷:指女子的床帐。 愁:忧愁。 鹊辞:指鹊桥相会的传说,鹊鸟离去。 穿线月:形容月亮如穿线般细小,暗示七夕夜晚。 萤入:一作“花入”,指萤火虫飞入。 曝衣楼:晾晒衣物的楼台。 分金镜:比喻月亮被云层遮挡,如同镜子被分开。 玉钩:指弯月。 钱塘:地名,今浙江省杭州市。 苏小小:传说中的美女,这里指代美丽的女子。 更值:正值。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