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雍尊师隐居
唐代

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复制

完善

寻雍尊师隐居-音频朗读

赏析

寻雍尊师隐居的赏析一
这首诗以深邃的意境和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诗人寻访雍尊师隐居之地的情景,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首联“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以群山的峻峭和碧绿为背景,衬托出雍尊师超脱尘世的逍遥生活,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颔联“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通过寻找古道和倚石听泉的细节描写,传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颈联“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以青牛卧花、白鹤眠松的画面,进一步描绘出隐居之地的静谧与祥和。尾联“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则以暮色中的江色和寒烟为背景,烘托出诗人与雍尊师交谈后独自离去的孤独与怅然。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追求。同时,通过对雍尊师生活状态的描绘,也表现出诗人对高洁品质和人格魅力的赞美。

复制

寻雍尊师隐居的赏析二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诗人以群山起伏、碧绿的山色直插云霄为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在这高山之中,诗人感到逍遥自在,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逍遥”和“不记年”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超脱尘世的心境。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诗人在云雾缭绕中寻找古老的路径,依靠在石头上倾听潺潺的流水声。这里的“拨云”和“倚石”动作描写,表现了诗人深入自然、探索幽静之地的决心和悠闲自得的心态。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在温暖的花丛中,青牛悠闲地卧着;在高耸的松树上,白鹤安静地睡眠。这两句诗通过青牛和白鹤的意象,营造了一个和谐宁静的仙境,同时也暗示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与雍尊师交谈之间,江水已经笼罩在暮色之中,诗人只能独自一人走下被寒烟弥漫的山峦。这里的“江色暮”和“寒烟”不仅描绘了时间的变化和景色的朦胧,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孤寂和对隐居生活的留恋。

复制

寻雍尊师隐居的赏析三
意境营造: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宁静祥和的意境,让人感受到隐居生活的美好。 情感表达:诗中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淡然。 语言风格:李白的诗风豪放而富有想象力,这首诗语言简洁,意象鲜明,充分展现了其诗意的浪漫主义风格。 寓意深刻:诗中的青牛和白鹤都是道家文化中的象征,分别代表了吉祥和长寿,诗人在这里可能借用了这些意象来表达对道家隐逸生活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李白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描绘,同时也是对自然美和隐逸生活的赞美。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高洁情操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复制

译文

连绵陡峭的山峰高耸入云,雍尊师在这里逍遥自在地生活,已经不记得过了多少年。我拨开云雾去寻找那古老的山间道路,倚靠着石头聆听潺潺的泉水声。温暖的花丛中卧着青牛,高高的松枝上停着白鹤正在休息入眠。我与雍尊师交谈起来,一直聊到江面已被暮色笼罩,我只好独自走下那弥漫着寒雾的山路。

复制

完善

注释

群峭:连绵陡峭的山峰。 碧摩天:碧绿的山峰高耸入云。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古道:古老的道路,这里指通往雍尊师隐居之地的道路。 流泉:流动的泉水。 青牛: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里借指雍尊师的坐骑或伴侣。 白鹤:象征高洁和长寿的鸟类,这里借指雍尊师的伴侣或隐逸生活的象征。 江色暮:江面上的暮色。 寒烟:寒冷的烟雾,这里指山间傍晚的雾气或炊烟。

复制

完善

完善
*
邮箱:
*
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