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篇
仙人揽六箸,对博太山隅。
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
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
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
韩终与王乔,要我于天衢。
万里不足步,轻举凌太虚。
飞腾逾景云,高风吹我躯。
回驾观紫微,与帝合灵符。
阊阖正嵯峨,双阙万丈余。
玉树扶道生,白虎夹门枢。
驱风游四海,东过王母庐。
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潜光养羽翼,进趣且徐徐。
不见昔轩辕,升龙出鼎湖。
徘徊九天下,与尔长相须。
仙人篇-音频朗读
赏析
仙人篇的赏析一
曹植在《仙人篇》中,通过仙人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越。诗中仙人能够“揽六箸”,“对博太山隅”,在高山之巅与天地对弈,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正是诗人所追求的。诗中的仙人不受世俗的束缚,能够“驱风游四海”,“轻举凌太虚”,在广阔的宇宙中自由飞翔。这种对自由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仙人篇的赏析二
《仙人篇》中充满了神话色彩,诗中的仙人与各种神话人物相会,如“湘娥”、“秦女”、“河伯”等,这些神话人物的加入,使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如“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这些意象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神话般的世界。通过神话与想象的结合,诗人构建了一个超越现实的仙人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仙人篇的赏析三
在《仙人篇》中,诗人通过对仙人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的仙人能够“回驾观紫微”,“与帝合灵符”,这种超凡的境界,正是诗人所追求的人生理想。同时,诗中的“人生如寄居”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认为人生短暂,如同过客一般。通过这种哲理的思考,诗人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鼓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这种哲理的探讨,使《仙人篇》不仅仅是一首描绘仙人的诗,更是一部富有哲理的文学作品。
译文
仙人手持六根筷子,坐在泰山的角落下棋。
湘水的女神轻抚着琴瑟,秦地的女子吹奏着笙竽。
玉杯里盛满了桂花酒,河神献上了珍贵的神鱼。
四海多么狭小,九州又该去向何方?
韩终和王乔这两位仙人,邀请我在天路上。
万里之遥不足一提,我轻盈地飞越天空。
飞越了彩云,大风推着我的身体。
我返回天宫,与天帝共享神符。
天门高耸入云,两座门楼高达万丈。
宝树生长在道路两旁,白虎守护着门枢。
驾驭着风,我游遍了四海,东边经过了西王母的居所。
俯瞰五岳之间,人生就像暂时寄居。
我隐藏光芒,培养翅膀,慢慢前进。
不见昔日的黄帝,乘龙升天离开了鼎湖。
在天地之间徘徊,我将与你长久相伴。
注释
揽:把持,这里指仙人把持着六根箸(筷子)。
博: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
太山:即泰山,中国古代五岳之一。
隅:角落。
湘娥:传说中的湘水女神。
拊:轻抚。
琴瑟:古代的两种弦乐器。
秦女:指秦地的女子。
笙竽:古代的两种吹奏乐器。
玉樽:玉制的酒杯。
盈:满。
桂酒:用桂花酿的酒。
河伯:传说中的河神。
神鱼:指珍贵的鱼。
局:局限,这里指狭小。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泛指全国。
安所如:何处去。
韩终、王乔:传说中的仙人。
天衢:天上的道路。
轻举:轻飘飘地飞起。
凌:越过。
太虚:天空。
逾:超过。
景云:彩云。
高风:大风。
躯:身体。
回驾:返回。
紫微:紫微星,这里指天宫。
阊阖:天门。
嵯峨:高耸的样子。
双阙:指天宫的两座门楼。
玉树:指天宫中的宝树。
扶道生:生长在道路两旁。
白虎:西方七宿之一,这里指守护天门的神兽。
门枢:门的枢纽。
驱风:驾驭风。
王母:传说中的西王母,居住在昆仑山。
五岳: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
潜光:隐藏光芒。
养羽翼:培养翅膀。
进趣:前进。
轩辕:黄帝的名字。
升龙:指黄帝升天。
鼎湖:传说中的湖泊。
徘徊:来回走动。
九天下:指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