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白马篇-音频朗读
赏析
白马篇的赏析一
《白马篇》是曹植以边塞英雄为题材的一首五言古诗,通过对游侠儿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英雄主义精神。诗中的英雄形象,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具有高尚的品德,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包括生命。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激励着人们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而奋斗。
白马篇的赏析二
曹植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排比、对仗、拟人等,使得诗歌的节奏鲜明,形象生动。例如,“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一句,通过排比和对仗,展现了游侠儿箭法的精准和力量。此外,诗中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使用了拟人手法,将游侠儿的敏捷和勇猛形象化,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白马篇的赏析三
《白马篇》不仅仅是对游侠儿英勇形象的描绘,更是曹植对那个时代英雄人物的深情抒发。诗中“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一句,深刻表达了游侠儿对国家的无限忠诚和对死亡的淡然态度。这种情感的抒发,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译文
骑在装饰着金色马笼头的白马上,连续不断地向西北方向奔跑。
请问这是谁家的孩子,是幽州和并州的游侠儿。
他从小就离开了家乡,扬名在边疆的沙漠地区。
过去他总是拿着好弓,用楛木制成的箭射得多么不。
他拉弓射中左边的目标,从右边射出击中月亮的支点。
他抬起手接住飞来的猿猴,使马蹄散开跑得飞快。
他比猴猿还要敏捷,勇猛得像豹子和螭龙一样。
边疆的城镇经常有紧急警报,敌军的骑兵多次迁移。
紧急的军情文书从北方传来,他驱马登上高高的堤坝。
他长驱直入践踏匈奴,向左看压制鲜卑。
他不顾自身安危,站在刀剑的尖端。
生命怎么能考虑,连父母都不顾。
更不用说妻子和孩子了。
他的名字记录在壮士的名单上,不能考虑个人的私事。
他献出生命为国家解难,面对死亡如同回家一样。
注释
白马:指白色的马,这里可能象征纯洁或高贵。
饰:装饰。
金羁:金色的马笼头。
连翩:连续不断,形容马跑得飞快。
西北驰:向西北方向奔跑,西北在当时是边疆地区。
借问:请问。
谁家子:谁家的孩子。
幽并:指幽州和并州,古代地名,今河北和山西一带。
游侠儿:游侠,指行侠仗义的人。
少小:年轻时候。
乡邑:家乡。
扬声:扬名。
沙漠垂:指边疆的沙漠地区。
宿昔:过去。
秉:持。
良弓:好弓。
楛矢:楛木制成的箭。
何参差:多么不齐。
控弦:拉弓。
破左的:射中左边的目标。
右发:从右边射出。
摧月支:击中月亮的支点,形容箭法精准。
仰手:抬起手。
接飞猱:接住飞来的猿猴,形容动作敏捷。
散马蹄:使马蹄散开,形容马跑得快。
狡捷:狡猾而敏捷。
过猴猿:比猴猿还要敏捷。
勇剽:勇猛。
若豹螭:像豹子和螭龙一样。
边城:边疆的城镇。
警急:警报紧急。
虏骑:敌军的骑兵,一作“胡骑”。
羽檄:古代用鸟羽书写的紧急军情文书。
厉马:驱马。
登高堤:登上高高的堤坝。
长驱:长驱直入。
蹈匈奴:践踏匈奴,指攻打匈奴。
左顾:向左看。
凌鲜卑:压制鲜卑,鲜卑是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
弃身:不顾自身安危。
锋刃端:刀剑的尖端。
性命安可怀:生命怎么能考虑。
父母且不顾:连父母都不顾。
何言子与妻:更不用说妻子和孩子了。
名编壮士籍:名字记录在壮士的名单上,一作“名在”。
不得中顾私:不能考虑个人的私事。
捐躯:献出生命。
赴国难:为国家解难。
视死忽如归:面对死亡如同回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