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音频朗读
赏析
春暮的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门外无人问落花”开篇,传达了一种春天即将结束的落寞感。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春天的美景,而是通过“无人问”的反衬,突出了春天的落寞和人们的漠视。接着,“绿阴冉冉遍天涯”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但这种生机却与“无人问”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落寞感。最后两句“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则通过声音的变化,描绘了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来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季节更替的感慨。
春暮的赏析二
《春暮》这首诗以春末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稍显凄凉的春末图景。诗人通过“门外无人问落花”的叙述,暗示了春天的结束和人们对此的漠然。而“绿阴冉冉遍天涯”则通过视觉的描绘,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但这种生机与“无人问”的落寞形成了对比,使得春天的结束显得更加凄凉。诗中的“林莺”和“蛙声”则是通过声音的变化,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凄凉感。整首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春末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
春暮的赏析三
曹豳的《春暮》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中的“门外无人问落花”和“林莺啼到无声处”都表达了一种对春天结束的无奈和对自然规律的接受。诗人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感受。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更加含蓄和深刻。同时,诗中的“绿阴冉冉遍天涯”和“青草池塘独听蛙”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尽管春天即将结束,但诗人依然能够从自然中找到美和希望。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使得这首诗更加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译文
家门外,没有人关心那些凋落的花瓣,春天的树木投下的影子慢慢覆盖了整个大地。在树林中,黄莺的叫声渐渐消失,直到听不见。在长满青草的池塘边,只有我一个人在听蛙声。
注释
门外:指门外,即家门外。
无人问:没有人关心或过问。
落花:指春天结束时凋落的花瓣。
绿阴:指树木的阴影,通常用来描述春天的景象。
冉冉:形容缓慢而持续地。
遍天涯:遍布整个大地。
林莺:指在树林中鸣叫的黄莺。
啼到无声:指黄莺的叫声逐渐消失,直至听不见。
青草池塘:指长满青草的池塘。
独听蛙:独自听到蛙声。

曹豳
宋代